由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宁波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传承与创新:中国现代文艺批评与传统理论资源”学术研讨会11月23日至25日在宁波召开,来自浙江大学、苏州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和宁波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的代表七十余人,围绕中国文艺理论与当代文艺批评、中西文艺美学视域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新时期以来重要文艺观念再思考、中国传统理论资源与现当代文艺创作、中国传统文艺经典的现代改编等五个专题,展开六场讨论会,报告学术论文28篇,涉及文学、话剧、戏曲、广播剧、绘画、音乐、书法、影视等诸多艺术门类。
许多代表不约而同地从中国现代社会进程和具体艺术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展开关于传承与现代的论述,表现出深层的现代焦虑和鲜明的当下意识。宁波市文联副主席兼宁波美术馆馆长、艺术批评家韩利诚以宁波籍著名画家潘天寿先生的艺术成就,说明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强调艺术家的文化立场和艺术品格在艺术创作中的关键作用。
苏州大学朱栋霖教授提出一个富有历史穿透力的话题——“激活传统,就是创新”,言语之间洋溢着对明清以来江南文化的熟稔和深情,强调文学是心灵和情感的产物,呼吁大家要像金圣叹读《西厢》那样,对人、对花、对雪读之,出入于作品内外,澡雪精神,烛照心灵,勿被西方理论桎梏了心灵的鲜活和个性。
浙江大学吴秀明教授提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纪念金庸”的问题,用现代性的五幅面孔分析金庸的多重身份,认为不能把金庸仅仅当成一个武侠小说家,而应该综合把握金庸五种身份之间的“互文”关系,书里书外、文里文外相结合。
中央美术学院徐仲偶教授“感愤忧思”,认为近现代以来传承中华优秀艺术是一个“痛”的过程,“殖民主义的羞愤经验”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家对传统的不同理解与择取,他强调中国优秀文化的包容精神,呼唤一种“兼”的文化态度与美学,主张艺术家和艺术品应该具有深厚的人类情怀和真诚态度,不能让艺术与思想成为社会的装饰。
河北大学刘起林教授借鉴中国古典美学的“气象”理论资源,主张从“精神气象”来整体把握新世纪文学,对新世纪文学存在的诸种“病态气象”深感忧虑,提出“大雅正声品格”应该成为新世纪文学的追求方向。
宁波大学南志刚教授从文化立场和话语形态角度,系统梳理了百年来“中国有无悲剧”讨论的多种回答,归纳学术史的经验教训,主张立足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语境,参证西方经典悲剧理论和经典作品,真正揭示中国古典悲剧的美学精神和历史价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团圆”的美学定位,圆满回答“中国有无悲剧”的问题。
对于接通现代文学与传统的关系,浙江财经大学周保欣教授认为,经过现代转向,中国文学从天地宇宙中撤出,聚焦于社会问题、现实问题,中国文学的传统与现代是一种断裂性关系,我们只能向遥远的传统致敬。
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郭剑敏和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顾克勇抓住“分野”这一关键词,前者关注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在“道”与“器”方面的分野,后者关注中国古代小说概念演变及其文体分野,对“传承”抱有学理性的乐观态度。
相对于作家作品分析视角,部分学者选择了“群体”或“整体”性文艺现象为研究对象,试图从一个更大的层面剖析中国现代文艺批评与传统理论资源的关系问题。朱文彬思辨新移民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关系,回应新移民文学是否属于当代文学的问题。罗紫鹏用“清单式”方法研究明末清初男性作家的弹词创作。
与会专家依托百年文艺实践,考辨中国现代文艺批评的传统理论资源,探讨面对各种传统理论资源,传承、激活还是致敬、告别?传承与创新是文艺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在中国现代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如何对待传统理论资源,建设具有时代精神的当代文艺批评?既需要历史穿透力,也需要敏锐的当下意识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