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汪卫东,男,1968年9月生,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威尼斯人-威尼斯人博彩
教授,博导,东吴学者,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师,曾任日本福井大学、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思想、文化与鲁迅研究,出版专著七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新华文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文艺争鸣》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项,主持省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曾获江苏省、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四项、北美校友会杰出成就奖、指导研究生获江苏省和苏州大学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奖。
二、学术代表作:
论文:
《鲁迅杂文:何种“文学性”?》,《文学评论》。
《<野草>的“诗心”》,《文学评论》。
《鲁迅的又一个“原点”:一九二三年的鲁迅》,《文学评论》。
《变化的语境与鲁迅作为资源的意义》,《新华文摘》。
《文学史叙述的“现代”迷思:以美国汉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
《在东、西虚无之间:<野草>与<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深度比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文学的五四、文学的世纪与鲁迅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野草>与交响乐曲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渊默”而“雷声”:<野草>否定逻辑与佛教论理之关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新发现鲁迅<文化偏至论>中有关施蒂纳的材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野草>与佛教》,《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个人”、“精神”与“进化”:鲁迅早期文言论文的三个关键观念》,《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重读冰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周氏兄弟“随感录”考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何谓“吃人”:<狂人日记>新读》,《国际鲁迅研究》(香港)。
《鲁迅与汉字改革:兼及当下的汉字文化热》,《鲁迅研究月刊》。
《我与<野草>的研究之缘》,《鲁迅研究月刊》
《由<文化偏至论>中施蒂纳的材源看鲁迅对无政府主义的接受》,《鲁迅研究月刊》。
《论周扬复出后对鲁迅的重新阐释》,《鲁迅研究月刊》。
《从“人史”看鲁迅与浙东学派的精神联系》,《鲁迅研究月刊》(第二作者)。
《“梦魇”中的姊妹篇:<在酒楼上>与<孤独者>》,《鲁迅研究月刊》。
汪卫东:《<野草>与夏目漱石的<梦十夜>――基于一种事实性的考察》,《鲁迅研究月刊》。
《<阿Q正传>: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内在逻辑系统》,《鲁迅研究月刊》。
《<野草>心解(四)》,《鲁迅研究月刊》。
《<野草>心解(三)》,《鲁迅研究月刊》。
《<野草>心解(二)》,《鲁迅研究月刊》。
《<野草>心解(一)》,《鲁迅研究月刊》。
《“科学”与“精神”、“神思”、“道德”、“理想”和“圣觉”:<科学史教篇>中“个人”观念的梳理》,《鲁迅研究月刊》。
《“寂漠”、“内曜”、“白心”、“信仰”与“人性”:<破恶声论>中“个人”观念的梳理》,《鲁迅研究月刊》。
《变化的语境与鲁迅作为资源的意义》,《鲁迅研究月刊》。
《“个人”、“精神”与“意力”:<文化偏至论>中“个人”观念的梳理》,《鲁迅研究月刊》。
《国民性:作为被“拿来”的历史性观念》,《鲁迅研究月刊》。
《国民性再思》,《鲁迅研究月刊》。
《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内在逻辑系统》,《鲁迅研究月刊》。
《错综迷离的忏悔世界:<伤逝>重读》,《鲁迅研究月刊》。
《<鲁迅全集・热风>“随感录”的署名问题》,《鲁迅研究月刊》。
《论鲁迅与尼采的相遇》,《文艺争鸣》。
《冷与热:论九十年代以来的人文思潮》,《文艺争鸣》。
《无声的呐喊:<狂人日记>象征格式新探》,《东方丛刊》。
《<秋夜>:<野草>的“序”》,《中国文学研究》。
《质疑“人性发展史”文学史观》,《人文艺术》。
《换一种眼光看鲁迅》,《现代中国》。
《杂文的自觉:自我与时代的双重发现》,《理论学刊》。
《十年隐默的鲁迅:论鲁迅的第一次绝望》,《理论学刊》。
《展现鲁迅的现代价值》,《光明日报》。
《有太阳情结的诗人》,《文艺报》。
《文学的五四与“鲁迅文学”》,《中国文化报》。
《21世纪,还需要鲁迅吗?》,《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从“自我”到“个人”:鲁迅接受德国个人主义的传统思维结构》,《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能否到人为止?:对二十世纪中国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反思》,《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鲁迅<摩罗诗力说>“个人”观念辨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4 期。
《“生命”的保存:鲁迅五四时期杂文对中国人生存的思考》,《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诗心”观照下的<野草>整体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
《面对鲁迅晚年思想的矛盾和难点》,《宁波大学学报》。等
专著:
1、《鲁迅与二十世纪中国民族国家话语》,百花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
2、《人、现代、传统:近三十年人文视点及其文学投影》,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3、《鲁迅:现代转型的精神深度》,台北秀威出版公司,2014年版。
4、《探寻“诗心”:<野草>整体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5、《现代转型之痛苦“肉身”:鲁迅思想与文学新论》,2013年版。
6、《鲁迅前期文本中的“个人”观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7、《百年树人:汪卫东鲁迅研究论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参编教材:
1、《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3》,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
2、《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0(精编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
3、《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7-2010(精编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
4、《1981-2005:多维视野中的鲁迅研究(上、下)》,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
三、主持项目: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鲁迅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新范式与新传统的形成研究”(14BZW108)。
2、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叩询‘诗心’:《野草》整体研究”(10FZW005)。
3、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鲁迅与20世纪中国研究”(11&ZD114)子项目。
4、主持江苏省社科规划项目“鲁迅前期文本关键语词观念梳理与通释” (04ZWB017)。
5、主要参加(排名第一)项目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鲁迅早期翻译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语言的生成关系研究”(12YJC751107)。
四、获奖:
1、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4)。
2、苏州市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4)。
3、苏州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奖(2014)。
4、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奖(2013)。
5、江苏省高校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2)。
6、苏州大学优秀论文指导教师奖(2010)。
7、苏州大学北美校友会杰出成就奖(2009)。
8、苏州市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7)。
五、学术反响:
1、香港《国际鲁迅研究》集刊2014年第3期开辟“汪卫东鲁迅学论坛”,对我近年的鲁迅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共有来自国内外高校的6位学者参加,共6万多字。
2、论文《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内在逻辑系统》(《鲁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7期)引起了学术界的争鸣,
3、在2014年6月济南召开的“世界视野中的鲁迅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日本佛教大学李冬木教授和中国传媒大学的刘春勇教授分别提交论文并作大会主题发言:《留学生周树人“个人”语境中的“斯契纳尔”:兼谈“蚊学士”、�山专太郎――与汪卫东先生<现代转型之痛苦“肉身”:鲁迅思想与文学新论>对话》和《非文学的文学家鲁迅及其转变――以<鲁迅杂文与20世纪中国的“文学性”>为中心评汪卫东新著<现代转型之痛苦“肉身”:鲁迅思想与文学新论>》(载吕周聚、赵京华、黄乔生主编:《世界视野中的鲁迅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4、对《探寻“诗心”:<野草>整体研究》的评价:
钱理群教授在《〈野草〉的文学启示》(《书城》2014年第1期)中认为“这是一部有原创性的,对《野草》研究有新的开拓与贡献的著作。对已有的研究有整体的推进。”孙郁教授在《<野草>的语词之力》(《读书》2015年第3期)中认为:“可谓是鲁迅思想与诗学的全景的透视。”
5、对《现代转型之痛苦‘肉身’:鲁迅思想与文学新论》的评价:日本佛教大学李冬木教授在《留学生周树人“个人”语境中的“斯契纳尔”:兼谈“蚊学士”、�山专太郎――与汪卫东先生<现代转型之痛苦“肉身”:鲁迅思想与文学新论>对话》(载吕周聚、赵京华、黄乔生主编:《世界视野中的鲁迅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78-105页)中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通过日文文本翻译、解读和与鲁迅文本比较,使‘鲁迅《文化偏至论》中有关施蒂纳的材源’获得确证,即来自‘明治时期杂志《日本人》’上的‘一篇署名蚊学士的长文《�政府主�を�す》,鲁迅有关施蒂纳的言述,其材源就来自该文,而且属于直接转译过来的’。笔者不揣浅薄,从自己的问题角度检证了汪先生的这项研究成果,私以为上述结论完全成立,而且是近年来少见的一项重大发现,在‘这一发现,应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考察鲁迅‘立人’思想的形成和内涵‘的意义上,怎么评价都不显得过分。”王吉鹏教授发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2期的《一部蕴含丰富学术价值的鲁迅研究著作》,对我近年的鲁迅研究做出综合评价:“凝结着著者多年来在鲁迅研究方面的独立思考与深入探索,已经形成了自足的研究系统。”王晓初教授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6期发表书评《在开拓与创新中推进鲁迅研究――读汪卫东著<现代转型之痛苦“肉身”:鲁迅思想与文学新论>》,认为:“《现代转型之痛苦‘肉身’:鲁迅思想与文学新论》是一部扎实而又厚重的鲁迅研究著作,在开拓与创新中推进了鲁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