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下午,威尼斯人-威尼斯人博彩 “打造人文赋能工作站,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位于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的一座美丽乡村——开弦弓村。团队由威尼斯人 党委书记宋清华带队,在代表“中国江村”新时代乡村文化的开弦弓村展开实地考察。团队成员在当地村委会委员的陪同下,共同参观开弦弓村多处景点,深入了解了“文化江村”的建设发展。
一、制度建设:村规民约保生活
好的建设离不开好的制度。在参观开弦弓村的途中,村委会会计周春燕指着墙上的村规介绍:“现在大多数村庄都是将村规贴在墙上的,没有实质性的推动。而我们开弦弓村却是在不断推进乡约村规的落实工作,并且利用好一些村民的号召力,通过问卷调查、具体走访的形式,更多地了解村民们的切实需求。”
之后,在村委会会议室内,实践团成员们翻阅了开弦弓村村志,对于开弦弓村的乡村建设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开弦弓村注重村民的生活保障,密切关注居民生活,在社会福利、教育文化、卫生安全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划安排。其中,土地换保障这一措施,切实维护了村民权益,保障了村民生活。2003年,随着工业用地和交通等公共设施用地的增加,为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江村响应吴江市政府建立土保养老金政策,为被征地的到龄老人发放每月80元的土保养老金,到2009年提高至120元。开弦弓村参加并享受土保的人员共442人,全年下拨土保费用32万余元。
二、文化建设:重走三弄
2012年,开弦弓村结合费孝通名言与经典事例,将村中的三条弄堂分别取名为求知弄、富民弄和自觉弄。弄堂里布置有费老经典语录和艺术墙绘,弄堂两边实现了路田分家,村庄内文化气息浓厚。
求知弄,名称来源于费孝通先生的《从实求知录》一书。1957年,费老二访江村时,通过实地调查研究,看到合作化后由于片面强调发展农业、忽视副业和工业带来的村民实际收入降低的事实。他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提出发展副业、发展乡村工业、恢复贩运等重要观点,并写下《江村经济》中重访江村的部分。“江村在,人们就会沿着费老的足迹,走进江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标语被写在民宿的墙上。实践团成员也有幸采访到周小芳的后人周春燕老师,她热情地给成员们展示费老当年的照片,分享费老留宿时的小故事。而求知、实事求是始终是开弦弓村人时时谨记、遵守、追求的行为操守与文化精神。
富民弄,名称来源于1991年7月费孝通先生所著的《志在富民》一书,费老指出,工农相辅,农民要在农业之外找到一个把劳动力变成生产力的办法,创造出财富,那就能很快富裕起来。“富民弄”成了费孝通先生富民理念的标志,同时也是村民们纪念费达生先生等在开弦弓村推进蚕业合作社、缫丝厂发展的载体。
自觉弄,来源于费孝通先生在1997年北大社会文化人类学研讨班上提出的“文化自觉”观点,文化自觉的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知其来处,才可探索其发展与未来。这种自觉精神具有导向性和引领性,也是当代江村人的追求。
实践团成员们走在弄堂中,感受弄堂的长短,仿佛见证了开弦弓村农民自建房的变迁。上世纪80年代,村中的弄堂长度一般在50米左右,之后随着房屋的扩建,长度延伸,目前,全村超过100米的弄堂有7条,最长的超130米。团队成员们感受着弄堂保留的传统乡土风貌,在浓厚的文化气息中,路过一幢幢独具水乡特色的典雅民居,遇见一处处种满五颜六色鲜花的美丽庭院,深刻体会到江南水乡的别样韵味与精神内涵。
三、助力非遗创新传播
为挖掘熏豆茶非遗促进江村乡村振兴的潜能,志愿者们前往吴江区江村历史文化陈列馆,对南太湖文化风貌与熏豆茶发展史进行了深入学习,成员们亲手冲泡了熏豆茶,并分组走访了当地的幸福凉茶馆、1936南园和分散性农田。
实践团集中讨论了太湖东南岸地区产业、农业、作物结构对于熏豆茶食用风俗形成的推动作用,结合自身专业能力讨论了熏豆茶的“防风说”与“伍子胥说”的产生年代及流变趋势。团队成员分工配合,听取了指导老师有关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建议,搜集七都、震泽和湖州三个主要熏豆茶食用地的文本、视频材料进行比较,以不同地区以熏豆茶非遗资源已经取得的宣传成果为样本,群智群策,共同总结出明清诗文、先贤轶事、吴地气韵等差异化宣传要点与传习课堂、文创产品、散文小品三个宣传项目板块。
实践团认识到非遗文化是无形的精神纽带,更是如今文化与旅游业互促发展格局下的必争资源。同学们密切联系实际,为扩大江村熏豆茶的多端影响力,共同制作了“熏豆茶的前世今生”有声书、“解锁江村文化密码饮食篇”文创日历以及“江村·熏豆茶”旅游打卡印章,为发展该非遗项目在文创、文旅、文化产业等多向空间的辐射作用创造了条件。
当代青年对于探寻中华文明、守护非遗文化始终饱含深情、念兹在兹,在江村留下“文化足迹”。开弦弓村正依托于“一心、一廊、三村、四园”的规划布局,致力于打造以江村文化为核心,系统运营为支撑的中国·江村客厅。威尼斯人-威尼斯人博彩 “打造人文赋能工作站,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根据江村实际特点与自身优势,丰富江村文化建设,切实做到为“三农”服务,为“美美江村”愿景落地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江村之行也让实践团队得以切身处地感受非遗的近距离,谋求非遗的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