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知识分子精神漫谈
2007年5月22日由文科基地班主办,院学生会、科协承办的“礼拜三”学术沙龙在独墅湖图书馆C305如期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威尼斯人 院长王尧、教授陈小明、李勇作为嘉宾。师生互动使现场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
本次论坛的话题就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于当下的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应该有怎样的界定。对此,李勇老师是这样定位的:知识分子是一种状态,作为社会的良心,对于广大民众的疾苦有勇气站出来说话的人即可以成为知识分子。这便充分地体现了中西方对于知识分子定位的不同之处。相比较而言,后者似乎在强调,知识分子是以知识真理为最终目的,终其一生探究研学才有可能成为知识分子;而对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占据了千年,使得知识成为一种前提,一种为天下苍生登高一呼的准备。在特定的时期和环境里,知识分子成为了社会的责任和良心。陈小明老师认为:知识应该发挥其作用与于教育层面,而不应该由产业化的趋势。由此便引发了这样一个问题:知识分子是以生存为第一要务的吗?陈小平老师的回答是:任何正常的人不应该视金钱为粪土或敌人。就知识分子创造的价值来说,衡量它的标准往往就是财富,由此量化一个人的价值就离不开财富积累的多少。如果说一个社会无法给予知识分子其应得的财富,那么有可能说明社会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或者知识分子和社会之间存在不协调的关系。
第二个问题是知识分子面对诸多诱惑,应该如何把握自己的思想底线。对此王尧院长举例说明,当今的知识分子们大多借助媒体用于包装宣传自己,而很少通过媒体来施加自己对于社会的影响。这便是当今知识分子们思想中存在的问题。知识分子对于自己思想底线的把握也就是作为一个人的道德底线的把握,面对诱惑,能够把握得好底线,社会自然会形成良好的秩序。同时李勇老师补充道,在合理政府的情况下,知识分子应当处理好自身与政府间的关系。即知识分子不一定要尖锐地站在社会的对立面上,而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背后的人为力量也是巨大的,基于传统的观念,以苍生为己任,不放弃良知,才能真正以自己的力量去改善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