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灯彩发展现状与反思――寻访非遗传承人汪筱文
2013年7月13日早晨,我们如约来到了苏州山塘街552号山东会馆,在会馆旁的一处小铁门前我们见到了苏州灯彩传承人汪筱文老师。汪老师精神矍铄,热情亲切,首先带我们去他制作灯彩的工作室参观,我们无不惊叹于万眼罗灯的制作精美与工序之复杂。工作室还散落着一些扎好的灯骨架,由此可见做灯是一件耗时又耗力的精细活儿。
随后汪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的灯彩的概况。灯彩分成四大流派,分别是苏、福、粤、京,即江苏苏州、福建泉州、广东佛山以及京城。四大流派从宋代开始发展到现在,变化很大。从苏灯就发展出秦淮灯彩,镇扬灯彩,所以秦淮、镇扬灯彩和苏灯就比较接近,主要区别是做工上的精细问题。而福建灯彩和台湾灯彩也比较接近。台湾灯彩作为后起之秀,以创意大型灯展为主导,市场前景很好。
以今年年初苏州的金鸡湖灯会为例,我们也向汪老师请教了一些问题,包括苏台灯彩不同的现状、政策、资金支持,而在这些方面,台湾是具有明显优势的,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来反思苏州灯彩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台湾对于灯彩的资金投入充足,每年在台湾都会定期举办灯会,并注重两岸的交流。而苏州虽有古胥门灯会,但是知道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这次的金鸡湖灯会名义上是中台灯彩合展,其实是苏州灯彩之遗憾――灯展上除了少量台湾灯彩,其余都是四川自贡的灯彩,行内人都明白尽管自贡的灯彩产业是最为发达的,其做工却是较为粗糙的,与做工精细的苏州灯彩当然不是一个水平层面上的。而苏州灯彩渐渐淡出市场,其直接原因是汪老师这样的独立的灯彩工作室不具备灯会的招标资格,受人力、物力的限制,要承办大型灯展也是力不从心的。资金的短缺也使得苏州灯彩后继无人,特别是在苏州工艺美术厂倒闭后,一些灯彩艺人纷纷转行,只是少数人在坚持继续做灯彩。
另一方面,台湾灯彩相较于苏州灯彩更注重创新,汪老师进一步讲到了台湾灯彩对于LED灯光技术的处理,拿这次灯会上的那条蛟龙来说,光线路就700多根,这也离不开专业制作团队的合作,即灯彩艺人与电子工程师们的高效合作与分工。
此外,我们了解到汪老师在振华中学与平江实验中学都开设有灯彩兴趣班,老师说这些孩子们以后不一定会将灯彩制作作为以后的职业方向,但是让他们成为懂得灯彩的人,那么他的这门课就有了意义,日后也会有对灯彩感兴趣的同学进入这一领域的。我们为老师的精神所深深感动,之后提出了一些重振苏州灯彩初步的想法,比如拍纪录片、与大型文化公司合作、进军家居市场、DIY作坊、网店等等。
我们将在接下来几天去苏州振华中学对灯彩传习所的同学们进行问卷调查,采访苏州文广局非遗办负责人,并将回访汪筱文老师。行程的最后,我们还将前往南京参观民俗博物馆以及采访几位秦淮灯彩艺人。
历史长河中的遗珠――记苏州民族乐器发展史
苏州地区是长江三角洲著名的水乡,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孕育出了文化艺术的一颗明珠――苏州民族乐器。
苏州民族乐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吴国依靠其发达的冶炼技术开始了青铜乐器的制造。上古以降,礼乐不仅承担最基本的娱人耳目的功能,也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964年江苏六合程桥东周墓出土了“臧孙”编钟九枚,其中有“攻吾欠”二字,据考证,“攻吾欠”即“勾吴”这是最早发现的吴地乐器。
1991年,苏州吴县长桥镇长桥村的一处战国墓葬中,出土一件在国内极为罕见的木漆
古琴。可知,早在两千多年前先秦时期的吴地先民,就有着自具特色的民族乐器。
东汉时期,史籍中留下关于文学家蔡邕在苏州制作“焦尾”的记载。
有唐一代,苏州人张越是一代造琴高手,与四川雷文齐名。诗人白居易“处处楼前飘管吹”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苏州阊门一带苏州民族乐器制作使用的繁华景象。
晚明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谈及吴中绝技,盛赞张寄修治琴,范昆白治三弦的高超技艺。
明代嘉靖年间,昆山腔早期的研究者魏良辅在研制新腔――昆山腔时,有著名琴师谢林泉、洞箫名手张梅谷等为之伴奏。乐师杨仲修创制了一种专为昆曲伴奏的乐器名为“提琴”,魏良辅的女婿张野塘又改进了三弦子的式样,使其音调与昆曲相适应,名为“弦子”。苏州乐器为京昆提供了伴奏乐器,在历代艺人的精心钻研之下,戏曲艺术与乐器制作技艺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苏州生产的竹笛做工精细,律吕均衡,能够把昆曲唱腔的韵味细致入微地衬托出来,从此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著名乐器――曲笛。
清代苏州乐器在明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康熙五十二年皇帝命令苏州织造李煦物色有经验的乐器艺人和制笛的竹子,李煦便推荐苏州乐器艺人钱君达、张玉成等并运送一批好的竹材到北京,为宫廷制作乐器。
乾隆时各乐器店生产的乐器品种繁多,已达数十种。据乾隆苏州府志记载,“乐器、金石无不具备”。在苏州乐器行业中,素有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候赐苏州“周兰素”乐器店龙凤招牌的掌故。从前人们曾经怀疑苏州是否存在周兰所乐器店,现已得到证实。1983年福建省戏剧研究所传来信息,福建东山县文化观保存着一支笛,系道光年间东山县昆曲馆艺人林阿高所制,上镌有“真周兰所”四字(所字疑为素字谐音)至嘉庆时,苏州业已发展为江浙一带乐器的主要产地和销售中心,客商来自全国各地,同时外地工匠也纷纷涌至苏州学艺或到大户店中做伙友,有的则直接来苏开设作坊与店面,这样一来就严重影响了本地乐器店的正常生产与销售。
太平天国时期,苏州乐器业遭到严重破坏,但至清末,有名的乐器店仍有杨万兴、杨凤林、郭恒兴、徐凤仪、宋万茂和周万春6家,弦线作坊有蒋秋记、梁公正和方裕记等十多家。
辛亥革命后,上海的城市发展给苏州乐器生产带来了生计,乐器店逐渐增多,但至1949年,因物价飞涨,作坊纷纷倒闭。
1951年,苏州成立了乐器业同业公会,同年12月苏州乐器生产合作社成立。1956年1月,又由14家乐器店合并成立公私合营苏州乐器厂。
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成为与北京、上海齐名的三大乐器厂,“虎丘牌”弦乐器与“姑苏牌”打击乐器享誉海内外。
作为传统手工制作的一门特种工艺,民族乐器制作全程纯手工,工序复杂,材料昂贵,对学徒的经验要求较高,不仅需要熟练的手工技能,对乐理也要有基本的了解,年轻人大多不愿意学习这门技术。苏州民族乐器之路经历了历史上的灿烂辉煌,下一步该何去何从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与民族音乐爱好者的大力扶持。
西园寺神佛塑像的现状调查
2013年7月13日上午9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泥塑组的队员们到达了西园寺。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采访,调查苏州泥塑中的一大分支神佛塑像的现状。队员们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拟定了分别针对西园寺游人、僧人和工作人员的采访问题,进行了模拟采访并且分工明确。
西园寺内的游客、僧人和工作人员都很配合,整个采访过程进行十分顺利。成功采访共计6名游客,涉及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各个年龄段,2名西园寺工作人员,3名寺内僧人。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们初步了解了苏州泥塑中神佛塑像的知名度、艺术性、数量及其保护状况。
通过对各个年龄阶层的游客的采访,我们了解到大众对苏州泥塑的艺术价值是认可的,每个人在游览西园寺的过程中都感受到了它的细腻、传神等特点,但对于苏州泥塑本身,游客中知道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数为零。
通过对各殿僧人以及其工作人员的提问,我们了解到:
1、西园寺内的泥塑神佛塑像主要集中在罗汉堂,经过专业修复与精心保护,现在都保存完好。
2、西园寺内对现存的泥塑保存比较注重,结合所见所闻,主要保护措施有:1、禁止拍照2、用玻璃橱窗把佛像与游客隔绝开来,防止游客破坏 3、在泥塑表面镀金并定期检查
3、塑像的修复需要经过文物部门的批准
4、苏州泥塑知名度较低,大多工作人员和僧人不知道苏州特有的传统文化遗产。浙江,广东地区的佛像塑造也比较发达,苏州泥塑传承有很大的困难。
传承苏剧艺术,挽救文化遗产――记采访苏剧老艺术家
今天,我们小组成员去了前苏州文化局长钱奶奶的家中,就苏剧的一些问题对她进行了采访。
钱奶奶已经90高寿,可是十分精神矍铄。钱奶奶最开始的时候从事的是话剧,后来转为苏剧工作,之后对苏剧产生了深深的感情。她虽然已经不在文艺的岗位上工作,可是仍然积极参与一些关于苏剧的活动。在家中坐定后,钱奶奶关于苏剧的历史对我们展开了详细的论述,从中我们对于苏昆剧的合流以及分离产生了一定的理解。
关于我们提问的苏剧衰落的原因,钱奶奶认为大部分源于政府的不作为,将苏剧合入锡剧团下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此外,苏剧的衰落也存在一定的时代原因。钱奶奶告诉我们苏剧曾经辉煌的时代,国家对于戏曲发展十分重视,戏曲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人们对它的喜爱也十分高涨,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戏曲观赏对于文化素养的需要,苏剧渐渐脱离群众,走向衰落。如今健在的苏剧的传承人都是老一辈的艺术家,新的传承人工作落实不到位,彰显了苏剧传承的迫切性。钱奶奶还告诉我们她和老一辈苏剧艺术家经常举办活动,渴望传播苏剧的文化,重新复兴苏剧。对于一些苏剧进校园的活动,她们大力表示赞成并身体力行之。苏剧今后的发展道路依然十分艰辛,但是他们不会放弃并将继续为之奋斗。对于我们问到钱奶奶的子女有无从事苏剧相关的工作,钱奶奶说对此她从不干涉,都随孩子们自己的意愿。
通过采访钱奶奶,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苏剧的相关问题。苏剧艺术曾经辉煌一时,但它在时代的浪潮中逐渐衰弱。面对着站在危机边缘的文化遗产,我们的拯救工作艰辛而重大。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尽自己的一份心力,我们相信,苏剧的发展必有广阔的前景。
苏州国画颜料初探
2013年7月13日,苏州大学“追寻姑苏遗韵――苏州濒危非遗的传承性保护与创新性发展道路探究”团队中的苏州传统国画颜料分队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项工作。这一天小分队的主要任务是查阅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苏州国画颜料的相关资料,并访问社会学院的朱琳老师,初步确立小分队的实践活动计划和相关任务的分配。
13日上午,小分队的三名成员先行访问了社会学院的朱琳老师。朱老师对我们能够关心苏州传统国画颜料的状况感到很欣慰,她认为大学生的参与对这一古老技艺的宣传与传承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首先,朱老师为我们介绍了苏州传统国画颜料的悠久历史和发展状况,她无奈地指出现在传统国画颜料的知名度仍旧不够高,这一技艺的保护的确迫在眉睫。然后,朱老师又非常热心地为我们提供了苏州传统国画颜料的传承人的资料及其工作室的相关状况,为我们与苏州国画制作技艺传承人沟通联系,还为小分队提供了一些阅读书目,为我们接下来的实践活动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最后,朱老师祝福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能够圆满完成任务,真正为传统国画颜料的保护做出一定的贡献。
当天下午两点半左右,小分队的三名成员来到炳麟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炳麟图书馆艺术类书籍的馆藏非常丰富,但专门针对苏州传统国画颜料的资料却有些稀少,由此也反映了对于苏州本地传统国画颜料保护方面的空缺。分队成员认真地阅读了相关的书籍,并将重要信息记录下来。随后我们相互交换资料并展开了讨论,将事先制定好的行程进行修改和细化,并对活动中可能遇到的突发问题制定了应急方案。为了收集到第一手资料,接下来的几天中,我们将陆续对苏州姜思序堂国画颜料的门市部、仇庆年工作室等进行采访。
今天是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天,在访问朱老师和查阅资料中,小分队成员都受益良多。在强调国家软实力举足轻重的当代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相比来说,苏州传统国画颜料的关注度较弱,但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研究和宣传,为传统国画颜料的传承与保护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