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各小组分别乘车来到徐州民俗博物馆继续我们的社会实践。徐州民俗博物馆位于徐州市中心户部山上,是利用遗存百余年的古民居设立的。占地6000余平方米, 160余间房屋。户部山古民居始建于明代,经清至民国,历建不衰,故民间传有“穷北关,富南关,有钱都住户部山”的民谣。民居依山造势,错落有致,布局巧妙,朴实无华,既有北方之浑厚,又有南方之灵秀,特别是“鸳鸯楼”的建筑风格及“内生外熟”的构筑方法等,极具地方特色。 现馆内陈列有徐州地区生活和生产用品及历史民俗文物千余件,并设有婚俗、民间艺术、地方戏曲厅等,还有地方戏曲表演、民间工艺制作等。
刚刚到达徐州民俗博物馆,古朴而谦逊的大门为迎接我们而敞开。初一看,古民居的门并没有预想的那样气派而宏伟,旁侧亦没有一般古居都有的石狮子镇宅。就只是古朴的大门,缄口不语,默默矗立,迎百年之新人,送百年之故人,证百年之沧桑。门上剥落的黑漆,斑驳的印痕,是被岁月洗去了的光华年月,却不显花容失色后的破败与苍老之感,反而沉淀下的是洗净铅华的沉静与包容之态。百年岁月,夺得去色彩、带得走光鲜,却留下了记忆的证据和重量,使这份苍老显得愈加丰盈而有质感。
走入大门后,我们就看到了门和庭院中间的一走廊。走廊里挂满了对徐州传统艺术的简介,这对于我们要调查的项目有重要的帮助。其中,针对于柳琴戏和唢呐艺术的介绍尤为详尽。柳琴戏俗称拉魂腔,又有拉呼腔、拉后腔等名称,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它形成于清代中叶以后,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接壤地区。柳琴戏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以鲁南民间小调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一说是由江苏海州传播而来。江苏柳琴戏一基本腔为基础,以色彩腔为调节,以民歌小调为补充组成唱腔和唱段,既有板腔体音乐发展趋势,也留有连曲体音乐的痕迹。
而唢呐在徐州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根基,广泛分布于徐州各县(市)区,尤其以徐州的丰县、沛县、睢宁县和失去最具代表性。徐州民风淳厚、崇尚礼仪。唢呐在徐州地区经常被应用于婚丧嫁娶、祭祀等活动,唢呐在徐州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根基,广泛分布于徐州的各县(市)、区,如:沛县现有唢呐班120余个,唢呐艺人1000余人;邳州市现有唢呐班168个,唢呐艺人1163人;另外,目前丰县、铜山县和睢宁县各个乡镇都有唢呐艺人。但是,徐州唢呐还是以徐州的丰县、沛县、睢宁县和市区最具代表性。其中,代表性传承人有:丰县的于百亮;沛县的张体胜、曹河南;睢宁县的赵伦、赵紫环;市区的沈广君、李树鹏等。
再往里走,走过庭院就进入了会客厅。厅中匾额高高悬挂着“积善堂”三个字,看起来颇有气派。古木的家具,使得大厅看起来更有历史厚重感。木桌上摆放着一个古色古香的小钟,小钟虽看起来并不气派,却显得格外精致与细腻。从这,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主人生活的态度与情调。生活亦不过百年,不从大处着手,花大手笔、做大事件,却在小处显其精,露其情。只求点滴积累善事,不求大回报、大结果,只注重钟表的做工,不要大排场、大气势。历史也好,时间也罢,都是由一点一滴汇集成的。一天算不得长,一秒也干不了什么事,可要是想成就历史,完成百年,这一秒、一天都由为重要。
从大厅出来,通过侧面小走廊进入深处,才发现里面更是别有洞天。我们参观了卧室、厨房等地,最吸引眼球的是一间陈列着各种戏服的屋子。小头、二头、二脚梁子、老头、老拐、大生、勾脚、毛腿子、奸白脸等柳琴戏角色的美丽细致地衣服使大家忘了炎热与疲惫。同学们纷纷凑上前去,仔细观看与研究,精致秀美的绣花鞋、琳琅夺目的头饰、手工细致的衣裳,这些无不吸引着同学们拿起相机记录。曲艺艺术真实博大精深,经过这次观赏,我们不再只是局限于对戏装的片面认知,对戏曲艺术的一知半解,而是从实践中更加明白戏曲的独特魅力。所谓“实践出真知”,这也使我们对自身课题有关柳琴戏艺术的研究更有帮助。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参观途中的一条小路里,看到了当年接新娘用的花轿。有些显得老旧的支架,再打上一块红布,就是这么简单的构造,就使一个人走入另一个人的家庭,走入另一番人生。
最终,我们游览过后又走出博物馆,怀着满心的收获与满怀的感悟,结束了一天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