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我们实地考察了苏州十大名井之一的“坎泉”。坎泉老井在史家巷,是一口三眼井。花岗质地,品字形排列。井圈铭文“坎泉,岁次乙亥,义井,嘉定十二年二月日题,府境顾氏一力开建”。可惜的是在新世纪初,一个井圈被盗。后来,有关部门补上了从冯桂芬祠移来的古井圈,这个井圈刻有宋朝嘉定年号,是个古物。评为苏州“古城十大名井”之一的史家巷坎泉井,现已名闻遐迩。
关于这口井的来源,官方的记载与民间的传说都大同小异。井旁墙壁上有一方名为《坎泉记》的青石小碑,这其实是出自当时苏州名家的手笔。碑文不长,右起竖刻,照引如下: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宣圣曰:“德不孤,必有邻”。今观於陶君耕荪凿井以广慈恩,冯君公湛赠地以襄义举,然后知古人信而有征。是岁乙亥六月,为陶母朱太夫人七旬寿辰。1935年绅士陶耕荪母朱太夫人七旬寿辰,欲将寿资凿井以惠邻里,苦无适当之地。后得冯公湛相助,割让冯桂芬祠堂照墙边空地,井乃成。墙上嵌有《坎泉记》碑,记述此事由来。井右侧系冯桂芬祠。由此可见,这口井确实经历了许多的岁月。
在对这口井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我们还有幸遇见了一位在这里住了50年许久的老大爷。他很友好地给我们讲述了这口井的来源以及目前关于这口井的情况。他说住在这里的老老少少自打出生开始就和这口井的水,即使后来自来水接入各家各户后,坎泉仍然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酒色。这口井的水质很好,街坊邻居经常用它来洗衣淘米,有关部门对于井的保护工作也很满意。我们从老大爷的谈吐中很明显地看出他对这口井的喜爱,以及住在这样的巷子里充满的古城味道。井的文化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的,希望在若干年以后,还会有人记得它的历史以及它对这座小城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