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块孕育了青莲岗文化的土地,这是一座生活在运河上的城市,这更是一段中华民族挥之不去的记忆。淮安市淮安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新时代正用着自己的方式寻找一个民族的记忆。2012年
一座老房子,是他逃不掉的故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句话喊出了一代伟人,更喊出了一个民族的未来。
行走于古老幽深的驸马巷,很快便来到了位于巷内的周恩来故居。这座宅子是周恩来的曾祖父周光勋与其二哥于清咸丰年间,从浙江绍兴移居江苏淮安做官时合买的。这座典型的苏北民居古朴典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组成。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就诞生在这个院落东侧的一间房子里,并在此度过了人生最初的12个春秋。1910年,周恩来远赴东北读书,自此再也没有回过这里,但是,这座老房子却成为他记忆中逃不掉的故乡,窥之不易,撼之无果。
在参观中,我们还采访了故居管理处的李子权主任,进一步了解了故居的历史变迁和在旧城改造下的“原生态”保护。
故居是在1978年总理去世后才开始着手修建的,在这之前,按照周总理的要求,不希望旧居对外开放,而旧居后来也成为了其他居民住宅,还作为儿童图书馆供儿童阅读图书,因此在最初修建时房屋已经破败不堪。为了把故居恢复到1910年周恩来离家去东北时的原貌,遵循“修旧如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馆内工作人员走遍各地,征集文物、图片和资料,经过他们的努力,周恩来故居于
周恩来故居已有200年的历史,它不仅标识了城市的历史,见证了城市的变迁,更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如今,周恩来故居已被列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每年接待着来自海内外的游客,为党团活动提供“三免”服务,周恩来精神报告团定期举办报告会等宣传周恩来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价值,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
李主任表示,虽然政府对于周恩来故居的保护很是重视,每年都会提供政策性资金,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部分游客素质偏低,在旅游旺季经常有游客随意攀爬、 触摸文物,影响了他们的管理保护工作;另一方面,故居周边的历史原貌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民居改造后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替代了古朴的老屋,还有的民居乱搭乱建,影响了整个街区的历史风貌。
针对这一现象,李主任也提出了他的“原生态”保护规划,既要保护好周恩来故居本身,也要加强对故居周边历史环境的整治,避免故居成为“文物孤岛”,最为代表性的措施便是在总理诞辰110周年时对故居南侧破旧民居的修旧如旧,恢复了明清时期的历史风貌。同时以周恩来故居为中心,加强其与周边景点的互动,形成一个全面的旅游景区,增强对外的吸引力,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如今我们也可以看见,驸马巷、上坂街以及周边的镇淮楼、漕运总督部院、淮安府署已经渐成规模,游客数量逐年递增,淮安区旅游业也渐渐走上正轨。
一座老建筑,一条老街区,承载的不仅是一代伟人精神,更是一个民族的记忆。
漕运,一个民族行走于水上的传奇
“漕运兴城,淮水安澜”这八个字在淮安区随处可见。确实,对于这样一个运河之都,漕运曾经为它带来的繁荣兴盛是无法估量的,走进漕运博物馆,走过这座城市的漕起漕落。
据《辞海》释:漕运者,水道运粮也。漕运自古便是历朝历代兴衰的命脉,而流淌了千年的大运河,更是充当着漕运的经纬线,支撑着庞大的漕运帝国。春秋吴王夫差为北伐齐国开凿邗沟,从先秦至魏晋南北朝,王侯将相出于军事争霸的目的,依托漕运完成后勤补给及兵员运输,隋朝开南北大运河,沟通海、黄、淮、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漕运由此进入联系全国的运河时代,元代确定以大都为中心的漕运体系,明清两朝,漕政通乎七省,设总督漕运部院于淮安,自此,淮安作为全国漕运指挥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粮传输中心和税收征集中心,集漕、河、盐、榷于一体,成为名符其实的漕运之都,开启了属于它的漕运帝国。
漕运博物馆作为目前国内唯一反映漕运历史主题的大型专题博物馆,虽然是新建筑,但它以高科技展示着漕运的历史,容器虽新,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而与它处于一条中轴线上的是总督漕运部院遗址,如今我们可见的少之又少,在一片商业街的包围中,它以自己的姿态坚守着那段不可复制的历史。
水转谷也,千年载运。千年已过,这段民族记忆却值得我们铭记。
一座城市,承载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走过这片土地,我们看见的不仅仅是那一座座或新或旧的建筑,而是一段难以磨灭的民族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