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发前,我们已经了解到:市民公社是中国最早的社会自治组织形式,清末就已经开始兴起,第一个是苏卓观前街的观前市民公社。苏州市民公社开凿的公井,遍布大街小巷,既方便市民清洁用水,也为消防提供了充足的水源。道养市民公井,在西支家巷,1925年由道养市民公社建立。源源泉,井栏有铭文“源源泉”、“甲子年重”、“金门市民井”。苏州《金阊区志》中写道:源源泉,在天库前西口,民国13年金阊市民公社重浚,并将品字形三眼井圈改成花岗石田字形四眼井圈。观前街山门巷,也有一口市民公社井,刻有宣统元年十月字样。我们小组为了找这口源源泉,真是吃了不少苦头。一路上问了好多行人专诸巷的地理位置,在城门附近来回了好几次才终于找到巷子的入口,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源源泉看上去像是一个“田”字格,我们走近的时候正有附近的居民在使用泉水,小小的木桶里盛满了清澈的水,想必这泉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好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开始寻找住在附近的老居民询问一些关于源源泉的情况。年轻人对于源源泉的由来不是很大清楚,他们还说,这口井他们一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在那里了,哪里还知道怎么来的。原先挂在墙上作为说明的牌子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掉落了,这让我们更加无从知晓源源泉的具体来历。所以还是很希望政府部门可以加强对苏州古井的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让一代又一代的子子孙孙可以了解古井的历史由来,也为后人在对古井文化的探究提供可靠的信息来源。在我们的调查中,居民经常使用泉水,而且对水质情况也十分满意,也没有发觉到水位的高低变化。人们经常用水来洗衣服,也会饮用。这口井是巷子的标志,是历史的延续,大家对它的感情都特别得深刻。
今天的这次寻找古井之旅收获不是很多,但是通过我们的实践还是了解到了一些实质性的东西。凡事还是要身体力行,俗话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