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前几日的资料准备和实地参观,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南通风筝博物馆的馆长徐俊华先生。此次采访,我们旨在了解风筝博物馆的生存现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民营博物馆对于保护民间传统工艺的所作出的艰苦努力。
首先,徐馆长表示了对我们大学生关心支持家乡文化事业的赞许,他说只有年轻人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才不会丢失。接着,徐馆长就同学们提出的几个问题向我们简要介绍了风筝博物馆的坎坷经历,尤其是向我们解释了博物馆离开黄金地段,搬进尼姑庵中苦度时日的真正原因。
徐馆长告诉我们,南通风筝博物馆一直致力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板鹞风筝制作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徐馆长回忆道,“博物馆在05年开办之初就不被外界看好,很多人笑话,说是撑不过两年就会关门。”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民营博物馆没有固定场所、需自负盈亏,生存实为不易;二是风筝扎根于民间,在本地人心目中始终只是个“玩物”,不登大雅之堂。
创办至今,博物馆接二连三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始终在磕磕绊绊中前进。没有固定场所就租赁文化宫一楼作为展厅,没有财政拨款就开发风筝礼品,制作风筝时与民间艺人的传统观念产生冲突,有妥协有坚持。“这些都不是大问题,只要我们肯下功夫,再苦再难都能逐一破解。”经过五、六年的努力,随着南通板鹞风筝进驻中国美术馆,并在澳门、北京等地巡回展览,徐馆长和另外6名同事似乎看到了博物馆的希望。
从创办之初的举步维艰到逐渐好转,现在却突然尴尬到连个容身之处都没有了……将风筝博物馆落户在这座破败的尼姑庵内,实属无奈之举。博物馆看上去虽然惨淡,但是并不是由于馆方负责人经营不善造成的。如今徐馆长和他的同伴担负起巨大的压力,扛起这份沉甸甸的文化责任,艰难探索民营资本发展文博事业的正确方法。
我们在为博物馆的处境担忧时,依旧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经过徐馆长介绍,我们了解到目前博物馆也取得了很多成绩,创新了很多寻求自身发展的门路,比如开展“风筝文化进校园”活动,全面覆盖南通当地各中小学,弘扬家乡儿童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精神。在立足当地发展的同时,创新风筝制作工艺,走出去展示合作,也是当前博物馆的一条发展道路。
徐馆长表示,以后的道路会越走越宽,他相信,只要他们不放弃,年轻一代不放弃,风筝博物馆的未来依旧很美好,他与他的同事们的理想最终会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