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社会实践的第三天,7月5日,今天我们要去另一个村子――十图村。昨天漫长的车程带来的疲惫还未完全散去,今日的太阳又卸下了云层的伪装,宣告酷暑的来临。但是一切消极因素都只会更加增强我们完成实践的信心,今天我们要去采访一对伉俪――朱文华、蔡金娣夫妇。但遗憾的是夫妇俩这段时间正好在乡镇演出,于是我们打算采访十图村的村民来从侧面了解这对夫妇。
有了前车之鉴,这次我们专门找了一个苏州的同学同行,这样便解决了语言不通的问题。在公交车上大家聊着苏州,聊着昆曲和渔歌,聊着聊着便有了疑惑,同为小众的存在,怎么昆曲可以发展得这么好,是不是渔歌的发展也可以像昆曲那般成功呢?
到了十图村,我们很顺利地找到了一户认识朱文华夫妇的村民。他们告诉我们,朱文华和蔡金娣大概十几岁就相识了,因渔歌结缘。他们都是村里文艺宣传队的骨干,经常一起演出,这些年来他们一直致力于渔歌的宣传推广,他们经常举办晚会,自编自演,他们还挨家挨户去搜集渔歌。他们涉及的领域不仅仅是渔歌,还有舞龙、连厢等,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这户热情的村民还从屋里取出一些夫妇俩表演时的照片,两人虽均年逾六十,但看起来精神矍铄,完全看不出已是知天命的年纪。
我们还询问这户村民是否知道昆曲,他们表示知道但并不熟悉。谈及渔歌,一个年近半百的大婶说,自己是听母亲的渔歌长大的,母亲经常边唱歌边劳动,脸上的汗水一滴滴流下来,却很快乐。大婶质朴的回忆让我们一阵感动。同时大婶提到,自己的小孙子对渔歌不怎么感兴趣,儿子们也不大唱,只有自己在家哼哼,我们不难感觉到大婶的惋惜与无奈。
和这户人家告别,我们走上桥头,看见不远处有渔船,正有渔民在撒网,大家不禁在脑海中幻想出一个场景:朱文华夫妇在船头边摇橹边放声“喊”歌,旁边的渔船也渐渐靠过来,对唱就在夕阳的辉泽中开始了。渔人们残照满衫,用渔歌表达着生活,表达着情感,表达着用话语不能表达的一切。想象着这幅画面,氤氲的水汽仿佛吸收了情绪,让我们在酷暑中感觉到了一丝清凉。
离开十图村,我们踏上了归途。今天的采访让我们知道,渔歌作为老传统,是劳动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必须传承下去,然而传承之路是崎岖的,因此必须寻觅一条适宜的发展之路,像昆曲那样,最终得到广泛的认知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