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4日,天刚蒙蒙亮,我们一行人便踏上了寻访民间渔歌艺人之路,今天的目的地是阳澄湖镇河底村。一听这个名字,独特的水乡风味便扑面而来,河底河底,莫不是蕴于河底?带着憧憬与好奇,我们一路寻觅……
近两小时的车程之后,我们来到阳澄湖镇,然而如何前往河底村仍是一个难题,几经摸索,几经打探,我们终于找到了这个偏僻的小渔村,当我们踏上这片土地时,心底的喜悦难以抑制。
这是一个具有典型农村特点的小村庄,绿树葱笼、青草丰茂、野花飘香,亦颇有陶渊明笔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之美。只是这纵横交错的曲径长巷宛如迷宫,让初来乍到的我们绕得晕头转向,不得其路。于是问道于路人,奈何言语不通,连蒙带猜边比划,依稀间也只是一知半解。我们纵然可以明白村民们的吴侬软语,但他们却听不懂我们的普通话。幸运的是,多次挫败之后,我们遇到当地一位与我们交流毫无障碍的阿姨,得知我们的来意,阿姨热情地邀我们去家里休息,并给我们指了一条明路。
在热心阿姨的帮助下,我们几经波折,终于找到了一位会唱渔歌的民间艺人――高奶奶。高奶奶正在编织渔网,一路上,我们看到许多编织渔网的村民,据了解,这正是渔民们赖以生存的工具。经过一番交涉,高奶奶同意为我们歌唱,我们立即开始分工,进行录像和采访。
在唱歌时,高奶奶一脸陶醉,双手不由自主地抬起,做起了摇橹的动作,据她说,如果不加上动作,唱起来就没有感觉。嘹亮的歌声悠扬清越,不仅勾起了歌者难忘的回忆,更让我们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水乡鱼塘,坐一叶无蓬小舟,听一曲渔歌小调,赏一回江南风光……
据我们了解,阳澄渔歌大多以短篇叙事为主,主要表现当地人民群众在劳动和生活中的情爱场面,还有部分以日月、花草等自然景色为内容的男女对唱形式,短的为十来行,长的一般不超过百行,歌词简单,音律优美,琅琅上口,宜于传唱。
高奶奶所唱的渔歌节奏明快,韵律优美,在采访中,她告诉我们,这些渔歌都是小时候跟父母一起劳作时学习的,一唱就唱了几十年,也不清楚是什么意思,但唱得很是欢乐。当问到现在还有没有年轻人学唱渔歌时,高奶奶表示很遗憾,因为基本没有人学习,她衷心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能学习并传承这种文化。其实,这也是我们大家的愿望。
或许我们的能力很微薄,但我们的心很真诚,我们想要将这种清新拙朴,表达着民众意愿和情感的“天籁之音”传承发扬,让它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这正是我们实践活动的目的之一。
“阳澄湖里浪推浪,小小网船乐浪湖面上过哎,郎摇橹来,姐扭绷哎,昂得儿衣得儿昂得儿喂,赛过勒里船唱歌……”我们且歌且行,在阳澄河底觅得仙音,但能否使之广为流传、后继有人,还有待所有人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