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自昌,字玄佑 ,明代戏曲家,长洲甫里(�直)人。为官不久即以养亲为名告归故里,购得镇上破败私家园林一处,扩建为百亩之广的梅花墅。梅花墅布局精致,有胜景三十余处,蜚场江南,为一代名园。许自昌的朋友钟惺(钟伯敬)曾作《梅花墅记》一文,“地广百亩,漪水蓄鱼,榆柳纵横,花竹秀摧,辈石为岛,攒立水中”。
许自昌又擅作曲,有传奇《水浒记》、《橘浦记》、《灵犀佩》、《弄珠楼》及《报主记》等。《水浒记》是许自昌的代表作,后世演唱较盛。《借茶》、《刘唐》、《拾巾》、《前诱》、《后诱》、《杀惜》、《活捉》等出更是昆曲常演的折子戏。
说到许自昌与昆曲的渊源,还有着一个与小丫鬟间的美丽故事。传说许自昌最初写作散曲,请人吹笛拍曲,自吟自唱,却不见其他戏子演唱,心中甚是不满。然而正是一位慕名而来的丫鬟谢晓娴给他指点迷津,并促使他在梅花墅中构筑了戏台“得闲堂”,组成了一班戏班。
可是――之前在网上能找到的信息,都没有涉及梅花墅的具体情况。待我们赶到�直后,所问之人无论男女老少,却都对许自昌其人和梅花墅其地闻所未闻。
沿着网络唯一提供的一处地址:到东市下塘街,东行至8号门牌,走了约1000米石子路后,我们来到一栋低矮阴湿的平房前。门内显然是一家杂货店,柜台前站着一个45岁左右的妇女,是安徽籍人士。他们一家约在该地住了5年,对所谓的梅花墅遗址自然也一无所知。本想找到这间出租房的房东询问,我们却意外地遇到一位知情者。
8号房后是一条河,码头边停泊着许多外地居民住收垃圾用的船。几颗高大茂盛的树下,坐着一位60来岁的老爷爷,十分健谈的样子。
据他回忆,自己在小时候曾听说关于这块地方是个大园子的故事,后来就没听说过,更没有见过。虽说眼前的古镇房子看上去都很古老,可实际上解放后都曾重建过,即使有遗迹尚存估计也都拆的差不多了。老伯还提到在这条河对岸,东北方向曾有一处戏台,他们小时候还常常去那里玩耍,后来也拆掉了。我们猜测,此处可能就是“得闲堂”所在,可惜现在没有半点遗迹能证明它的存在。
老爷爷已经64岁了,一家都是土生土长的�直人。他还给我们讲述了�直有名的保圣堂的传说。他说:“了解这些故事的人实在已不多,更何况这里越来越多的是外地来的年青打工者?”即使老人如他,也只是道听途说一些,时间长了,有的也忘记了。
他还提到本地有一位许姓者约90多岁了,家中倒是有个大院子,内有很多树和假山,在向西走两座桥后。听说这家人的祖上曾做过相国,财产颇丰富。老伯小时候曾和自己的小伙伴们曾进园中玩耍过,印象还算深刻。
沿着他说的方向我们沿来路走去,意图找到这处许姓者的家。隔两座桥边有很多宅院,其中一栋看起来较大,四面均是围墙,十分安静。然而所谓梅花墅占地六十亩,也不可能只屈居于这样一个小院子。
许自昌遗址何处,竟不可考。史料所载的“文学沙龙”般研讨昆曲的许自昌人等,也只能在古籍文字中听到他们的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