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陈毅渊同学向大家介绍了《四世同堂》的作者老舍其人及其主要作品。尤其提到了老舍曾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身而过的故事。这位曾经的准诺贝尔奖得主曾说过:“《四世同堂》是我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那么,那到底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呢?
陈毅渊同学介绍,小说是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它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但是除了胡同之外,老舍还描写了一系列北平的风土人情,北平的菊花、大枣、清华园、玉泉山、后海……在书中均被老舍用饱蘸感情的笔墨一一写尽,而在这些充满北平特色的景物所构成的繁华之下,我们更可以看到日本占领后北平人民的悲苦。
接着,陈毅渊同学讲到,她认为这部小说的精彩之处不仅在
值得一提的是,陈毅渊同学在分析书中的那些卖国贼形象时,敏锐地察觉到了老舍先生对中华民族挥之不去的劣根性――官本位意识的批判。而在谈到书中那个只爱旧北平、不爱新文化的外国人富善时,她认为这正说明了博大的中国文化有着巨大的同化异族的能力。读书能够做此深入思考,是值得称道的。
最后,陈毅渊同学引用了著名评论家康斐尔德的话:老舍比起其他的西方和欧洲小说家,似乎更能承接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和巴尔扎克的辉煌传统。她赞说,老舍先生作品中绽放的人性光芒,使他理应配得上诺贝尔、配得上这个世界。
正当大家还沉浸在《四世同堂》的悲壮与精彩中时,《橄榄树》的音乐突然飘过耳畔,就在这熟悉悠扬的乐曲声中,曹昊同学走上了讲台,带领大家一起探寻三毛这位东方奇女子的内心世界,去领略三毛叙事散文的魅力。
曹昊同学首先用精美的幻灯片挪列了有关三毛的简介与语录。接着,她从三个方面来深入解读了三毛叙事散文。1.以“我为中心”的真情诗意表白。2.情真意切绽放人性的光芒。3.异域风俗故事透出东方的文化气息。
她首先用优美的语言阐释了她心中三毛的形象:一望无际的沙漠,远离喧嚣的女子,流浪,流浪。其一下子将大家带入了三毛迷惘的青春、缠绵的情感。她并没有多谈三毛叙事散文的写作技巧,而是把重点放在其作品中的情感与人文关怀上。她认为三毛的作品虽然逃不掉消闭的旅行文学的框架,亦看不见堆砌的词藻、刻意的修饰,更感受不到磅礴大气与雍容华贵。但却隐隐约约透着一股泥土的芬芳与世外桃源的美丽,自有一种与众不同。她分析说其与众不同大概就来自于三毛特有的细腻情感与率真性情,不掩饰一切,而是潇洒自如。三毛的作品中始终有一个“我”,借助“我”对人物和事件的真切感情,自然而直接表露“我”的审美感情,倾诉一个个陌生离奇以似曾相识的故事。由此带来作品的魅力、自叙传的真实和亲切。
接着她谈到,三毛曾说:“我不爱景,我爱人。”这正是三毛内心的自我剖白。她对单纯的景致并不感兴趣,她爱着的,是刻着文化印记的生命景观、与人生融和的大自然。所以我们读三毛的作品,发现里面总是记录着各种人生百态的小事,而在这些小事背后,隐藏的是作者的那颗爱心,这从而使作品充满人性美、洒满人格的光辉。
时间很快流逝,教室里播放起了三毛名篇《梦里花落知多少》的节选录音带。“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不知怎么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在真挚感人的声音中,我们的沙龙结束了。这一次,我们收获颇丰。下一次,又是谁将带领我们进行一场心灵之旅呢?让我们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