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5日下午,2016年度苏州大学本科留学生汉语实践活动在中国昆曲博物馆举行。在威尼斯人-威尼斯人博彩 张洁副院长的带领下,苏州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朱玲老师,威尼斯人 姜晓、杨黎黎、陈迪老师,本科留学生81人以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等共近百人参与了此次活动。
下午14时,留学生们来到坐落于苏州市平江区中张家巷的中国昆曲博物馆,昆曲文化体验活动正式开始。在中国昆曲博物馆社会活动部陈忆澄主任的引领下,留学生们首先进入仪门,仔细聆听了有关昆曲曲圣魏良辅、昆曲的发源以及唱腔特点等相关内容的讲解。在魏良辅雕像的两边,设有八位昆曲前辈的画像,西路的四位分别是创作了昆曲传奇《浣纱记》的梁辰鱼,脍炙人口的《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吴江派”的昆曲大家沈�,创作《四声猿》杂剧的徐渭,东路的四位则是《长生殿》的作者洪升、《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以及昆曲苏州派的两位大家李渔和李玉,这些都是历史上响当当的昆曲大家。通过这部分的讲解,留学生们不仅学习到了语言知识,还加深了对昆曲以及中国历史与文化的了解。
随后,留学生们跟随讲解员来到室外古戏台,这个古戏台是昆曲博物馆古建筑群的精华所在。戏台坐南朝北,飞檐翘角,头顶上方的穹隆藻井结构精致,独具匠心,不仅显示了古典建筑的艺术之美,在物理学上还具有扩音作用,给人余音绕梁的音响美感。戏台正面的大殿,原为关公殿,戏台的最初功能是为了娱神。两旁相连的东西向庑廊,是当时观众看戏的地方。大殿、庑廊所形成的三面观众席,构成了中国古典戏台三面开放的建筑结构。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参观了这座具有东方特色的古戏台后曾感慨道:这无疑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杰作!
欣赏完建筑艺术后,留学生们进入室内剧场欣赏精彩的昆剧演出。观剧之前,首先由张洁副院长发表了讲话,然后昆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首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了即将上演的两出戏《牡丹亭・惊梦》与《玉簪记・偷诗》的故事梗概。留学生们也已于先前领到了由朱玲老师精心准备的、今天上演的两出戏的英文介绍以及台词唱词的英汉对照资料。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留学生们都被昆曲细腻婉转的水磨唱腔、华美靓丽的服饰道具、极具特色的民乐伴奏以及演员唱做并重的精彩表演所深深震撼!
演出结束后,留学生上台献花,并与演员进行了一场互动游戏。几位留学生自告奋勇,上台跟随演员学习模仿昆剧的表演动作。演员教得认真又耐心,留学生们学得栩栩如生、妙趣横生。
在聆听讲解的过程中,留学生们紧随讲解员的步伐,有的在本子上做记录,有的拿着手机录音,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有的同学还不时地就感兴趣的地方提问。来自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的留学生火风兴奋地说:“昆曲很好听,虽然还不能每一句话都知道什么意思,但是看演员袖子甩起来,又唱又跳的样子,在舞台上演着他的生活,就觉得很美!”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出世界首批“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昆曲以全票通过。昆曲发源于苏州,是苏州的文化名片。此次留学生们通过对昆曲艺术的体验,加深了他们对汉语的理解与感悟。同时,在我国政府大力倡导“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今天,作为苏州地区的最高学府,为昆曲的对外传播尽一份力量,是苏州大学不可推卸的社会职责和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