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字号糕点厂迎来美国“学徒”
-------记CLS学员参观苏州黄天源糕点厂
2015年6月25日下午,中华老字号“黄天源糕点厂”迎来了来自美国国务院关键语言奖学金项目(The Critical Language Scholarship Program,以下简称CLS项目)的29名留学生。此次活动由威尼斯人-威尼斯人博彩
副院长兼CLS项目中心主任张洁老师带队,威尼斯人
众老师陪同。活动中,学员们不仅参观了该厂的生产车间,而且亲自参与了传统糕团的制作。在短短的两小时中,从听取讲解到参观以及动手操作,大家充分感受到苏州饮食文化的魅力,并对苏式糕点赞不绝口。
此次活动的欢迎仪式在二楼会议室里进行。首先是黄天源糕点厂的董事长陈锡荣发言。他先用一段简短而生动的介绍将学员们满满的好奇心推到了顶点。接着对苏州的糕点和黄天源糕点厂的历史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黄天源有着两百多年的历史,该厂的糕点采用纯天然原料及纯手工制作,根据时令时节的不同,可生产出三百余种糕点。黄天源的糕点特色众多且承载了苏州的饮食文化,因此被评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陈董事长时不时的用英文“ok?”来交流,引起留学生们的阵阵欢笑。随后他介绍了此次活动的流程:学生们不仅可以参观十余种糕点的制作、品尝糕点的美味以及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穆师傅表演的绝活,还可以亲自动手参与制作,这些都让在座的学员对此次活动充满期待。
接着是苏州烹饪协会会长华永根致欢迎词。他首先对远道而来的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糕团对苏州人独特意义。他说,糕团深受苏州人的喜爱,而黄天源糕点店又是苏州人最喜欢的老店。精致的糕点,味道香甜,不仅是心灵手巧的苏州人的杰作,也是苏州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他用“不食不时”介绍了各种应季的苏式糕点,最后,他祝愿学员们通过在苏州的学习,能够使汉语水平得到提升,同时增进对苏州文化的了解,并祝愿同学们度过一个愉快的下午。
仪式最后是张洁副院长代表威尼斯人-威尼斯人博彩
发言。首先张副院长对黄厂长的细心安排表示了感谢。她讲到,黄天源的糕点因其精致的做工和美妙的味道得到苏州人的交口称赞,并用“民以食为天”和“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来表达中国人对吃的讲究。最后张副院长再次感谢黄天源糕点厂提供的这次机会,能够让学员们亲身体验苏州的“吃文化”,并希望学员们利用这次机会一睹中国文化的魅力。
欢迎仪式结束后,学员们穿着整齐的白大褂,带着有黄天源标志的帽子,步入了工艺作坊。在糕点师傅的详细介绍下,从最初的拌粉到最后的切糕,糕点厂的各式设备、各色糕点令学员们应接不暇。他们屡屡好奇地询问糕点师傅各种问题,看着热气腾腾的蒸笼到各色的原材料,学员们都非常认真听着糕点师傅讲解。在参观了重阳糕、猪油糕、花糕的制作后,穆师傅还邀请学员们参与制作松糕和蛋黄糕。同学们拿起形状各异的模子看了又看,将粉放入模具,除掉器具,一只只精巧玲珑的糕团就出来了。学员们一个个地排队尝试,每成功一排,他们都要鼓掌庆贺。在经过揉粉、蒸糕后,就是最后一道环节-----切糕。“这是件看起来轻松,其实费劲的活。”切糕师傅介绍说。在师傅手上运用自如的刀具,到了学生手上就不那么听话了,参与制作的学员纷纷感叹道:“没有那么容易”“不像看起来的简单!”
参观结束后,大家一起回到会议室,品尝新鲜出炉的糕点。黄厂长讲述了他的产品营销故事:黄天源的糕点远销海外,凭借互联网技术,市场在不断扩大,虽然已经通过了美国FIT的认证,但是很遗憾暂时尚未进入美国市场。黄厂长希望留学生们能够喜欢并向自己的朋友推荐黄天源的糕点。在品尝糕点的同时,学员们还追问了穆师傅几个问题。穆师傅介绍说,纯手工制作需要技艺熟练的师傅,员工则至少需要拥有五年以上的工作经验,那一道道的工序,火候配料等技艺都是口口相传。学员们再次表达了对苏式糕点赞誉。在学员们满脸的欣喜中,这次参观活动也圆满结束了。
CLS项目是美国国务院、教育文化事务局向美国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的全额奖学金项目,用以支持美国学生在目的语国学习汉语、印度语、阿拉伯语等13种“关键语言”及文化,增进与目的语国人民的交流,每年全美大约550名高校本科生或研究生会获得该奖学金的支持。今年是威尼斯人-威尼斯人博彩
第三年承办该项目的中文培训工作,在总结前两年经验的基础上,威尼斯人
新增了一系列具有苏州文化特色的活动,让学员在文化的熏陶中领略汉语的魅力。此次参观活动得到了苏州各主流媒体的报道:姑苏晚报、苏州日报和城市画报等均对参与其中的留学生进行了采访。相信这次感受苏州特色糕点的的活动必将给CLS学员留下深刻印象。
编辑/高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