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字[2014]77号
各学院(部):
根据教育部关于《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等文件精神和规定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营造学术诚信氛围,杜绝论文抄袭行为的发生,学校将于2014年4月起启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适用范围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学院(部)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务部管理人员。
二、检测对象
2014届及以后各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三、检测软件
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登陆网址://suda.check.cnki.net/。
四、账号设置及检测方法
1.学院(部)教学管理人员:学院(部)教学管理人员账号由教务部设置,用户名详见《各学院(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使用子账号》(附件1),初始密码另行通知。学院(部)管理人员可以查看本学院(部)指导教师的审阅意见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检测情况。具体使用方法见《“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使用手册(子账号)-2014版》(附件2)。
2.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账号由各学院(部)教学管理人员设置,用户名统一设置为工号,初始密码由各学院(部)按一定规则设置后告知相关老师,并提醒及时修改。指导教师可查看、审阅学生论文检测情况,并可给出评语,具体使用方法见《“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使用手册(教师)-2014版》(附件3)。
3.学生:学生账号由各学院(部)教学管理人员设置,用户名统一设置为学号,初始密码由各学院(部)按一定规则设置后告知学生,并提醒及时修改。学生可上传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检测,检测后可通知指导教师查看检测结果。系统的具体使用方法见《“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使用手册(学生)-2014版》(附件4)。
五、检测时间
学校设定每位学生的检测权限原则上为2次,请学生务必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再提交检测。各学院(部)可根据本单位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设定首次检测时间,一般应安排在组织答辩工作前5-6周,以便指导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查看检测结果并通知学生修改。首次检测未过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修改后可由学院(部)设置二次检测时间,具体时间由各学院(部)自行设定。
六、检测结果的性质认定及其处理
1.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检测结果“总文字复制比”�25%可参加答辩,不达标的毕业设计(论文)不予答辩,待通过检测后方可答辩。
2.推荐为校级及以上等级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检测结果“总文字复制比”应�15%,不达标的毕业设计(论文)不予推荐。
3.2014届及以后各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提交时需增加中国知网“文本复制检测报告单(简洁)”作为附件,电子文本检测版本需与纸质文本完全一致,否则取消答辩资格。
4.学校此次启用的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是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辅助检查手段,检测结果可以作为学生毕业论文水平评价的参考依据之一。请各学院(部)加强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严把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关。
七、其他事项
1.请各学院(部)指定专人做好本学院(部)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对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必要的系统使用培训。
2.本系统只能用于各学院(部)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检测工作。所有使用人员在系统使用过程中,须对用户信息、检测内容、检测结果等严格保密,严禁使用该系统进行收费检测或对其他论文进行检测。
未尽事宜可致电67166531咨询,联系人:韦唯。
特此通知。
附件: |
附件: |
附件: |
附件: |
教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