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是六朝金粉之地,历代文人骚客到此都流连忘返。苏州,更是保存中国传统精致文化的重镇。
此次活动结合“讲习”和“考察”两个部分,旨在让学员在愉快游览苏州的同时,感受并学习中国悠远的传统文化,让修读中文的学生,离开书本上的文字,走进真实的文化遗产世界。
一、听专家讲古味姑苏
为了使学员们更好地体味苏州文化的精髓,本次文化之旅活动请来了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文化、昆曲评弹等领域的专
15日上午,沈健东老师为学员们讲解了苏州的春节习俗,由于香港和大陆的文化背景不同,许多学员对大陆春节习俗知之甚少,在听了沈老师的讲解后,学员们觉得苏州的春节习俗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16日上午,周秦老师给学员们讲了苏州的精致文化――昆曲与评弹。讲座中,周老师不仅给学员们讲授了昆曲和评弹文化,还给同学们唱了昆曲。很多香港同学被周老师的演绎所感染,不禁眼角湿润。活动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意犹未尽,还想再听周老师讲课。17日上午,王家伦老师给学员们讲了关于苏州桥的文化,苏州的每座桥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故事。每一个台阶上,滑动的都是人间的沧桑;每一个扶手上,见证的是时间的痕迹。
通过老师们结合多年研究心得以及苏州特色文化的精彩细致讲解,让同学们在了解苏州传统民俗、评弹艺术、古典园林和苏州士人文化的精髓的同时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感受园林文化
要感受苏州的文化历史,就不能游览苏州的园林。15日下午,学员们在苏大学生的陪同下游览了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闲适旷远、雅逸平静的淼淼池水,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貌若松散、各具神韵的园林建筑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园内,导游给学员们讲解了拙政园一些景点的故事和文化历史,让学员们在游玩的同时感受到了苏州园林文化的精深。游览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不想离去,他们表示与香港林立的高楼大厦相比,苏州的亭阁幽径更让他们留恋。
游览完拙政园后,学员们还参观了苏州博物馆。在博物馆中,学员们见到了许多先前在书本所见的一些文人逸士的作品。在传统文化馆中,大家见到了传统的汉服和传统文物,让大家感到十分惊喜,学员们认为像这样的文化活动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体验水乡文化
16日下午,伴着淅淅沥沥的寒雨,怀着激动喜悦的心情,学员们来到了千年历史沧桑和浓郁吴地文化孕育的中国第一水乡―周庄。从高处俯瞰,湖水恰将周庄环抱入怀。雨点敲打在水面上,叮叮洞洞,虽是寒雨,却也并不恼人。粉墙乌瓦,小桥流水,由于天气原因停在河上的几叶孤舟,给人一种安宁和平的感觉。学员们表示这种缓慢悠闲的生活节奏是他们不曾体验过的,这种感觉让人依恋。
在周庄古镇,导游带领大家品尝了周庄的传统美食“万三蹄”和“袜底酥”,并给大家讲述了明朝沈万三的传奇人生。古镇的街道一律临河铺筑,两排挤挤的房屋把天空夹出细长一条。青石板的街面,被千万双脚打磨得发亮,把一道邈远的历史融凝进去,却不留一丝痕迹。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之于平直简约,一条条幽深的小巷细弄,一头勾联着古街,一头曲曲折折地延伸过去,把整个古镇引宕得一波三折,仿佛有了音乐的节奏。学员们在古镇里拍照留念,采购带回给香港亲友的手信,最后带着依依不舍之情离开了水乡周庄。
四、访明清文人文化行脚
17日下午,学员们游览了虎丘、寒山寺、七里山塘,遍访明清文人的文化行脚。在虎丘,大家观赏了虎丘的主要景点,也了解了隐藏在景点背后的历史典故,丰富了知识。在寒山寺,大家集体回忆起那句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寺庙的庄严神圣。
文化之旅活动的最后一站是七里山塘,青石板,敲击着多少回忆,成为亘古的留恋,夹杂的南来北往的过客,来也匆忙,去也匆忙。林立街铺,琳琅满目的物品,如架起的南北之桥,舞动着经济之龙。同学们认为七里山塘街和香港的商业街不同,这里少了一分商业物欲之气,多了一种历史厚重之感。这种人文气息,让学员们觉得很珍贵。
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的师生对此次 “文化之旅”给予了高度评价。通过此行,他们不仅感受了江南古镇的风华气韵,并结合景物与文化生活,更立体地体验中国传统人文世界。交流活动为往后进一步加深两校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奠下坚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