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创新
――记“欧洲歌剧起源:17世纪意大利歌剧”讲座
2016年6月14日上午9点,文综楼1003幢3405教室里,法国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音乐学副教授德玛丽(Marie DEMEILLIEZ)女士的第二场法语讲座在此展开。此次讲座由苏州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中法教育与学术交流的讲座教授迟玉梅老师担任翻译,由威尼斯人-威尼斯人博彩 张春晓老师主持。
德玛丽副教授特别谈到了苏州的文化艺术珍品:昆曲(Kunqu opera),她由此想到了欧洲的歌剧(opera),因而这次的讲座课题定为欧洲歌剧起源,即17世纪意大利歌剧。在直入歌剧主题之前,德玛丽副教授首先介绍了作为歌剧起源的前提的巴洛克音乐。
她谈到“巴洛克”一词,源于葡萄牙语,词义为"不则的珍珠",巴洛克风格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并于17世纪迅速地传播到了欧洲大陆。实际上巴洛克艺术除了音乐,还包括绘画、雕塑、文学等等。继而,她用图片分别展示了巴洛克绘画和雕塑,它们相较于古典艺术风格,人物肌肉曲线感强烈,更善于夸张渲染等;而巴洛克文学则呈现出故事性更强,情节更丰富的特点。继之,她指出,在巴洛克艺术环境下诞生的歌剧之特点:歌剧的故事结构会起伏跌宕,夸张地表现人物情感等,且当时歌剧演出厅的穹顶上,大都绘有巴洛克风格的壁画,以营造出强烈的巴洛克氛围。她进一步指出,巴洛克音乐融古典与创新于一体,既有复古情结,又有创新的胆识与作为,即,巴洛克音乐绝非无中生有,而是在保留古典音乐的元素的基础上,进行广泛地创新。巴洛克音乐会常在教堂、厅堂以及歌剧院演出,教堂里演出的歌剧经常围绕宗教题材,而厅堂演出的受众会是当时的贵族家室成员,在歌剧院的演出则更迎合世俗情趣。
巴洛克音乐除了在表现方式上颇具特点,即夸张、渲染、传统与创新,同时在乐器的配置上亦颇有特点。德玛丽副教授用图片展示了诸多巴洛克音乐乐器,包括羽管风琴、管风琴、还包括弦乐器类的提琴、维奥尔琴,以及双簧管、低音管等管乐器。继此,重点介绍了设置于教堂的管风琴。最后,德玛丽副教授介绍了威尼斯的红衣主教,著名的巴洛克音乐作曲家、小提琴家安东尼奥・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 1678-1741),并指出,维瓦尔第一生写就了500余首曲子以及50部歌剧,作为巴洛克音乐介绍的尾声,她对维瓦尔第著名的《四季》中的《春天》作了音乐赏析。
左图:法国艾克斯普罗旺斯的救世主大教堂(Cathédrale St-Sauveur)中的管风琴;
右图:中国厦门鼓浪屿钢琴博物馆的一架‘中国风’图案的羽管键琴。
供图:迟玉梅
歌剧诞生的篇章里,德玛丽副教授首先介绍了歌剧诞生的历史背景,17世纪初的意大利尚处于君主割据状态,歌剧与当时的历史、文化、政治环境息息相关。不同于中国的戏曲传统,那时,在意大利,却是话剧风行,逐渐,人们趋向于创造一种可以歌唱、音乐伴奏的新型话剧形式,由此歌剧于17世纪在当时的意大利诞生了。
为了彰显各自势力,尤以凭借表现各自文化艺术能力为主,各方君主争先恐后,大办文化艺术聚会。因此,意大利的费拉拉、曼图亚、佛罗伦撒、罗马等郡都有著名的贵族王室,推崇艺术、提倡艺术创新。比如,弗洛伦撒的梅第契家族,常常召集一些社会名流,包括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天文家进行聚会讨论,针对艺术哲学、文学、音乐等,以追寻古希腊艺术传统为目标,他们开始探索用声乐作为对话,思考如何将传统和声演唱等融入戏剧,并在此基础上为每个人物设计不同的演唱风格等,如此以来,促成了最初的歌剧形式。
1600年10月,弗洛伦撒的两位音乐家,卡契尼(Giulio Caccini 1551-1618)与雅各布 佩里(Jacopo Peri 1561-1633)根据著名的希腊神话《俄耳甫斯》,为玛丽 德 美第奇(Marie de’Medici)与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的婚礼庆典而谱写了歌剧《尤莉迪丝》。这当是历史上的第一部音乐舞台艺术的歌剧,通过古典神话故事以及牧原风格的背景,意在突出超人的气势,忽略时空概念。德玛丽副教授带着大家聆听了一段此歌剧中的宣叙调,《阿玛丽莉,我的美人》(Amarilli mia bella),并与文艺复兴时代的和声唱法作比较,以此凸显歌剧的独唱歌词的清晰,轻盈活泼。
继而,作为比较,德玛丽副教授谈及了1607年由克劳迪奥・蒙特威尔地(Claudio Monteverdi)根据同一希腊神话而作的歌剧《奥菲欧》,并突出阐述了此较晚的歌剧的特点:雄浑的结构、精确的配乐设置、多样的声乐种类等。
最后,她提及1637年在威尼斯上演的歌剧首次面向大众公开售票,自此,歌剧将不再只为王室贵族所享受,而是广泛地面向大众,因此,歌剧的情趣亦逐渐趋向于世俗兴致。
德玛丽副教授的讲演结束后,与多位同学进行了互动。随后,张春晓老师作了内容总结。通过讲座,为同学们培养了跨文化的视野,也让更多的平等对话成为可能。
文:黄�;校稿:迟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