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与生活的相关性”系列讲座之50
――记邵秉仁先生讲座“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
2015年5月5日下午15:00,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第五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邵秉仁先生,在苏州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所在的本部第四教室,给同学们带来一场题为“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讲座。这次讲座恰逢苏州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成立两周年,同时也是“书法与生活的相关性”系列讲座的第50场。
讲座还未开始,教室里已经座无虚席,参加这次讲座的听众不但有苏州大学各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还有很多校外人士。值得注意的是,苏州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的校内外十二家共建单位的领导都到场出席,人气可谓盛况空前。讲座主持人威尼斯人
逢成华老师代表苏州大学向邵先生以及各位听众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对邵先生讲座的内容充满了期待。
邵先生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和书法的嬗变结合起来,让我们看待书法史又有了一个新的视角。邵先生的讲座从回顾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切入,详细讲解了“汉人尚气、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清人尚朴”的书法审美旨趣的嬗变。他指出,在书法三千多年史上,每个时代不同的审美情趣实际上和当时的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唐朝有着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恢弘气度,造成了唐人崇尚法度的书法审美旨趣,尤以唐楷为代表。而唐朝的褚遂良、张旭、怀素等书法家的作品,也很好地体现出唐人重视法度、气度恢弘的特点。紧接着,邵先生以“新常态”为题,进入到了本次讲座的核心部分。他以经济上的“新常态”为引子,提出了书法上的“新常态”,并举了很多例子来详细阐释。邵先生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书法界不论是作品的数量还是书法家协会的规模都是空前扩大的,书法艺术出现了草根化和形式化的现象。这种粗放的发展实际上和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发展有着共通之处,那就是质量有待加强,很多书法家的内心太浮躁,为得奖和赚钱而奔忙,缺乏创造伟大作品的心境。邵先生认为,书法的“新常态”应该是:艺术风格上百花齐放,书法家的创作回归文化本源,克服浮躁,不走歪路。最后,邵先生提出了他对于传统文化缺失的隐忧。他认为文化上的威胁,进一步会带来国家安全的威胁。邵先生学养深厚,他以“书法的新常态”作为核心论题,对书法与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抽丝剥茧般一一展开讨论,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所提出的观点与现场的听众产生了很多共鸣。
本次讲座有一点很令人感动,就是邵先生身体不好,大病初愈,但是他坚持来到苏大为同学们授课,并且耐心回答了听众提出的问题。
邵先生的讲座及互动环节结束后,逢成华书记做了简要的点评。他高度评价了邵先生的书法造诣、讲座内容和文化担当,并且提出“饱含文化内容,浸入日常生活,不仅是书法艺术,也是目前各个门类艺术必须保持的新常态”。
文/张超远
编辑/高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