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
苏州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
弘化社基金“书法与生活的相关性”系列公益讲座百家提名之4――王渊清
老王的笔墨观
――写在 “书讲法与绘画的相关性”公益座活动之前
朝 北
我在大学里给留学生上了多年的书画艺术鉴赏课,在我印象中,他们提到最多的问题就是两个:一是宋体字为什么不是书法?二是画梅花为什么不能太像?每次回答的时候,总怕自己的解释不够清楚。前几天,巧遇老朋友老王,喝茶时我顺便向他请教这两个问题。他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他系统的笔墨观说起。当时没有记录,印象最深的几点大致如下:
第一,笔墨不光是技巧问题,还是哲学问题。
老王说,现在不少年轻的书画家在作品中大玩笔墨,为了达到满纸云烟的效果,一幅巴掌大的宣纸上,一会儿涨墨,一会儿宿墨,一会儿浓墨,一会儿淡墨,线条的粗细和墨色的枯润,都经过精心的安排,而且这样的风格在当前的书画界还很流行。他觉得这很不好,如果单纯追求笔墨的形式那一定是对笔墨传统的误解,因为笔墨不光是技巧问题,还是哲学问题。
这话听起来有些深奥,但要举些例子类比一下大家都能懂。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人和万物是可以互相交流的,万物有着与人一样的喜怒哀乐的情感,因此会有“寥落故行宫,宫花寂寞红”这样的诗句出现。同时,万事万物还可以与人交流,承载人的情感。白居易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说是花鸟为人感到悲伤,一说是人见了花鸟之后感到悲伤。两说虽然有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人和花鸟之间的精神是息息相通的,一是移情于物,一是睹物思人。同样,“情动于中而形于画”,书画家笔下的每一笔墨不是为了表现线条的形状和色彩,而是为了表达作者郁结于心中的情感。因此,中国的画家对于绘画创作也往往称之谓“写”,而不称之为“画”,中国传统的绘画也被叫做“写意画”。在中国艺术的传统语境中,“匠”与“艺”的区分就在于是写实还是写意。
“形而上者为之道”,将笔墨情感置于形式之上的观点,关乎中国人的世界观,因此已经属于哲学层面的问题了。笔墨这一原本属于技术与形式层面的词语,就一下子跃升到具有哲学内容的层面,并被赋予了具有民族性的审美意义和文化意义。
第二,丢失了笔墨传统,让中国书画艺术走了不少弯路。
老王说,他在书画艺术上也走了不短时间的一段弯路。他曾经一度迷信西方,而丢失了中国笔墨这一传统,浪费了不少时间。30多年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从西方发达国家涌入中国的不仅有让人惊叹的雄厚资本和先进产品,还有各种各样的西方思维和观念。面对中西方现代科技的巨大差距,全盘否定、自我怀疑的氛围弥漫在中国社会的多个角落。受到那个年代西方艺术思潮冲击的一代人,是很容易丢弃传统学习西方的。一些书画家开始自发地探索艺术革新之路,借用西方的一套方法,创造出一大批至今还没有得到完全认可的书画艺术作品。
老王痛定思痛地说,中西书画有枝节之同,更有本质之异。中国书画现代化转型的最大失误就是方法论上的失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需要改革的,不是所有的改革都是对的。吸收西方的同时,不能丢掉自己的东西。否则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中西方各自有着圆满自足的艺术哲学,中外“书画道殊,不可浑诘”。就绘画的传统和长项来讲,中国是水墨画,西方是水彩画和油画。前者重视写意,后者重视写实;前者利用水墨,后者利用色彩,原本就是对立的。如果硬要用水墨去写实,用色彩去写意,那就是南辕北撤。
那是一个容易走弯路的年代,弯路耗费的不是老王一个人的宝贵光景,而是整整一代人的青春和热情以及创造力。好在怀疑东方的时代早已结束,我们已经从自卑的阴影中站立起来,传统的笔墨一定会像其他世界文化遗产一样,得到重视、保护和传承。
第三,笔墨要写意,一定要写生。
老王对书法与绘画的关系有着独特的看法,他对“书画同源”也有着别样的解释。在老王的观念里,书法与绘画是婚姻结合关系,而不是基因遗传关系。中国的书法与外国的绘画很难结合,因为基因不同。在宋代以前,书法和绘画不是一定能够、一定要结合在一起的,因为没有血缘关系。二者结合必须依靠特殊的方法和催化剂,这个特殊的方法和催化剂就是 “得意忘形”、“遗貌取神”的中国艺术美学。
有人因为书法和绘画的工具基本相同,欣赏标准相同,就说书画同法、书画同源。甚至认为识书人多识画,书法家一定擅长绘画,画家一定擅长书法。老王认为这些看法都是不对的,甚至是有害的。“书画同源”的提倡者主要是画家或史论家,其目的是提高绘画的地位。其实许多画家心理上并不这样想,学画者多认为书法与所学无关。而“书画同法”主要是由书法家提出来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书法家为掩盖造型能力上的不足编造出来的一个托词。书画虽然在精神层面相通共融,但在技术层面是有明显区别的。书法需要的是对汉字点画的抽象表现能力,绘画需要的是对物体的具象造型能力。只有在具象方面才力不济的画家才会对线条的抽象产生强烈依赖,在抽象方面才力不济的书法家也才会对绘画的具象产生强烈好感。
书法同源,在老王看来,是同在“笔墨写意之源”,同在“心源”。
“纸上得来终究浅”,写意必须到生活中去写生。老王说,轻视写生使中国书画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在的书画家几乎不出书斋,整天对着字帖画册临摹,有些画家对着照片临摹。需要创作时,翻阅别人的作品集模仿。这样的做法怎么谈得上艺术创造。古代绝大部分有创造力的书画家都主张“师法自然”,怀素和尚“每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米芾向奇石“行叩拜之礼”。这些再熟悉不过的故事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万事万物因时因地产生的千变万化,是艺术家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的真正源泉。饱览名山大川,丘壑在胸,妙造自然,通过深入观照和细微体悟,自然万物与书画家心灵互融,物我无碍,“与山川神遇而迹化”,手下的笔墨自然有神,书法与绘画的关系也是在这个层面才得到统一的。也只有这样,书画家才能走出平面构成和精心制作所造成的单调、狭窄、趋同、僵化、重复、套路的泥潭,再现笔墨的生机和活力,也才能突出笔墨的独立价值和画家精神人格的独立意义。
这就是老王的写生观,也是老王的笔墨观。我不知道回忆全不全,表达清楚没有?如果可能的话,请您下个月来到苏州大学,来到“书法与绘画的相关性”公益讲座活动现场,听听他本人到底是怎么说的
(编辑:高远民)
苏州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
弘化社基金“书法与生活的相关性”系列公益讲座简介
经过长期积累和3年多的精心准备,苏州大学于2013年6月18日隆重成立了“苏州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整合校内资源、引入校外资源,探索校内外多家单位合作共建的协同创新之路,常年开设六个互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文化教育和推广子项目,即“中国传统文化课堂”、“中国手工艺作坊”、“中国影视戏剧艺术播映厅”、“汉外双语角”、“中外大学生伙伴计划工作站”和“来华留学生语言文化沉浸”,旨在大力推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努力建设辐射全国、影响海外的文化交流平台,精心打造代代传承的校园文化品牌。
其中,“中国传统文化课堂”,授课的主要对象为苏州大学在校学生,包括本科、硕士、博士专业的中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以及共建单位的师生员工。当然也欢迎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的社会人士前来听课指导。课堂采用专家讲座与师生互动的形式,原则上每周一次,持续数年。专家的专业范围以中国文学艺术为主,同时也包括中国书法、绘画、中国音乐、中国舞蹈、中国戏剧、中国建筑、中国太极、中国武术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门类。
“书法与生活的相关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课堂”启动的第一个系列讲座,校内联合海外教育学院、艺术中心、博物馆、出版社、东吴书画院、教务部“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校外联合苏州市侨联、文联、书法家协会、青年书法家协会、图书馆、虎丘书院等12家单位,于2013年9月21日举行简单的启动仪式,并获得弘化社慈善基金会首笔50万元专项捐助。
为了扩大系列讲座的受众面与学术影响力,落实弘化社捐赠协议内容,记录讲座的发展进程,“书法与生活的相关性”系列讲座已经和计划开展下列活动:
1、 每学期18讲,持续4年,总共126讲,每周聘请一位专家,固定时间(每周二下午三点至五点),固定地点(苏州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讲授两节课,紧紧围绕讲座的学术主旨――让书法艺术回到民众的日常生活,成为一门生活的艺术,开展必要的操作演示与互动交流活动,捐赠两件个人作品,其中一幅由“苏州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永久收藏,另一幅由现场来的听众收藏;
2、 出版并在网站上线“精品教材、著作、论文集、作品集、视频公开课”,打造一支以“书法与生活相关性”为课题的专家教学与科研团队;
3、 举办“书法与生活的相关性”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发研究生课程证书;
4、 举办“我的书法去哪儿啦――书法与生活的相关性”主题展;
5、 在报刊杂志开辟“书法与生活的相关性系列讲座”专栏,系统介绍专家的讲座内容;
6、 在“苏州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网站开辟“书法与生活的相关性系列讲座专家”专栏,介绍专家的书法人生及其艺术作品以及讲座内容;
7、 在“苏州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微信平台,开设“弘化社基金书法与生活的相关性系列公益讲座百家提名”专题,系统推送讲座专家的学术思想和书法理念;
8、 组织“生活中的书法艺术沉浸之旅”夏令营、冬令营。
请关心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的各界人士批评指正。
苏州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的网址为:workshop/;收藏我们微信号的朋友将有意外的惊喜。
微信服务号为: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微信二维码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