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文件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推进完全学分制的实施,提高课程建设水平,经充分研究,决定启动我校课程中心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以《苏州大学本科教学手册》(2009版)课程体系为主线,以各级精品课程、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为龙头,用1年的时间完成全校优质课程资源的上网,建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信息化平台,以满足完全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选课的需求,并逐步实现课程的在线教学、评审、监控、管理等功能,做到课程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二、建设范围
《苏州大学本科教学手册》(2009版)中规定的所有课程:
1、通识教育课程
2、各专业(含专业方向)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
3、全校性任意选修课程
具体课程名单详见《苏州大学课程名单一览表》
三、建设内容
课程中心建设基于学校教学平台,将课程的基本信息、教学内容上网,开展师生互动,发布教学信息,为学生提供关于课程的各种信息和学习工具等,建设以课程为单位,具体内容如下: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介绍
包括课程的总体情况、教学目标、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特点、选定的教材等内容,字数在500字左右。
2、课程负责人介绍:包括课程负责人500字左右个人简历、研究方向、照片等。
3、课程教学团队介绍:包括课程教学团队的整体情况,重点展示教学团队整体授课水平及相应教学成果,各主讲教师的基本情况介绍等。
4、教学大纲(参考《苏州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苏州大学实验教学大纲格式》、《苏州大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格式》、《苏州大学课程实习(见习、实践)教学大纲格式》)
5、教学进度表(参考《苏州大学课程教学进度表格式》)
(二)课程教学资源
授课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材、教学录像、作业习题、实验指导、课程试卷(样例)、参考文献、教学辅导资料、教学成果等。
(三)课程教学互动
教学公告、网上答疑、教学论坛、教学邮箱等。
(四)课程教学辅助
课程管理、在线调查、教学统计分析、教学监控、教与学网上评估等
(五)其他
各课程根据本门课程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部分资源充实课程网站建设。
四、建设进度
1、2009年10月-2009年12月
各学院(部)对照《苏州大学课程名单一览表》,以课程为单位,于
2、2009年12月-2010年3月
完成课程中心软、硬件的调试、安装工作,并将所有课程的“课程基本信息”导入系统,完成全校课程中心的初步建设。
3、2010年3月-2011年5月
学校各级精品课程、双语教学课程在
其它课程完成相应资源的开发并导入课程中心,学校将对这些课程给予经费补助。
同时,学校将组织网络课程软件使用培训,各学院(部)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的完成 “课程教学互动”、“课程教学辅助”和“其他”等内容的建设工作。
4、2010年6月-2010年12月
将“课程教学资源”导入系统,课程中心投入使用,学校组织课程中心建设检查评比工作,对优秀课程的建设给予宣传,对建设不合格的课程要求学院(部)进行整改。
(五)、建设要求
1、各学院(部)要积极宣传课程中心建设的意义,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检查督促每门课程的建设进展情况,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推进全校完全学分制工作的深入开展。
2、各学院(部)落实课程中心建设联系人,并于
(六)经费规定
1、学校将该项工作纳入教学工作考核内容,对本学期课程中心建设完成的工作将按课程门数折合成业绩点随今年年底的教学业绩点发放至各学院(部)。
2、学校将开展检查评比,并对结果进行网上公布,对组织工作突出和建设成效显著的学院(部)给予一次性综合绩点奖励。
以上表格及相关材料请至“教务处――在线服务――表格下载――教学研究与评估科――苏州大学课程中心建设相关材料”中下载,联系人:
各学院(部)要高度重视课程中心建设工作,科学规划,合理安排,集中力量,强化建设,确保建设质量,努力建成具有我校特色课程中心体系,不断提高课程中心建设水平。
特此通知。
教务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