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威尼斯人 海外汉学研究中心)
11月16日下午两点,美国著名汉学家胡志德教授(Theodore Huters )在独墅湖校区文科综合楼1005-5339报告厅以《重读奥尔巴赫的<摹仿论>》为题,给在场数十名师生带来了一场富有启发性的学术讲座。
胡志德1969年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1972年和1977年,分别获得斯坦福大学硕士与博士学位。曾任加州大学北京研究中心主任。现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东亚系教授、香港《译丛》(Renditions)杂志主编,兼任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学校客座教授。胡志德教授是海内外著名的汉学家,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翻译,著有《钱锺书》(Boston:G.K. Hall Press, 1982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把世界带回家:西学中用在晚清和民初中国》(Bringing the World Home: Appropriating the West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5.)等著作。
本次讲座紧紧围绕奥尔巴赫的《摹仿论》一书,正如萨义德在本书序言中所说的:“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摹仿论》是与文学有关的最重要、最具有影响力的人文著作。”本书是迄今为止的所有同类著作中,视野和野心最大的一本,其范围覆盖了从荷马和《旧约》直至弗吉尼亚•伍尔芙和马塞尔•普鲁斯特的文学名著。胡志德教授说:“自研究生时代我就开始读这本书,这本书是难读的,但它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它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同时,胡志德教授强调了本书作为一本博大精深的文学史具有的巨大意义:“在比较不同国家文学的时候,文学史比文学理论更有现实意义,因为文学理论往往是泛指的,而文学史能提供更翔实的材料。” 作为一位汉学家,胡志德之所以选择《摹仿论》作为演讲的话题,一方面是他们都受过西方现代文论的系统训练,另一方面是希望借此寻找中国文学研究的理论资源。
胡志德教授首先介绍了本书的创作背景和奥尔巴赫的身世:奥尔巴赫是一名接受了严谨学术训练的欧洲学者,他一方面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一方面是德国流亡的犹太人。《摹仿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德语写于伊斯坦布尔,战争结束之后,奥尔巴赫来到美国。《摹仿论》英译本于1953年面世,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由特拉斯克(Willard R. Trask)翻译。1957年逝世之前,他一直作为耶鲁大学教授居留于此。接着,胡志德教授以文本细读的方式介绍了《摹仿论》的文学史观。他指出,在《摹仿论》中,奥尔巴赫对于写实主义文学做了详尽独特的分析,可以这样总结:他从《奥德修纪》的平铺直叙和圣经对话中的省略对比得出结论,写实主义文学传统的秘诀在于“写得少”,而非“写得多”,在于引发读者的阐释和思考,而非作家的“一言堂”。奥尔巴赫反复阐述的“figura”(喻像)一词在《摹仿论》中有丰富、复杂的多重含义,在但丁的《神曲》、圣经的旧约与新约等经典中都能够找到佐证。
讲座的最后,胡志德与大家作了积极的互动。本次讲座由季进教授主持,黄轶教授、王耘教授等人参加。(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