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苏州大学退休教师,孩子们都亲切称她“英语奶奶”
记者了解到,家住钟楼新村22幢的马巧新是唐家巷社区的侨眷,也是苏州大学的退休教师。尽管已经步入耄耋之年,但马巧新看起来精神矍铄,小区里的孩子都亲切地称她为“英语奶奶”。马巧新是个热心人,从2005年起,她就开始搬几张小板凳、拿着一块小黑板,在露天为几个外来人口子女义务辅导英语。平时走在小区里,经常会有孩子向她请教英语问题,无论时间多晚她总是耐心解答。
事实上,这几个孩子和马巧新非亲非故,都是来苏务工人员的孩子。由于基础差,加上父母疏于教导,所以在学校英语成绩特别差。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成绩,马巧新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仔细研究教材,将相同读音的单词进行归类,然后又用最通俗易懂的例句总结了一套适用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的语法大全。为了方便孩子记录和复习,她还为每个孩子准备了活页笔记本。至今,马老师已经总结了几十本语法教材,自己掏钱复印发给孩子们。
马老说,做这件事情并不像她一开始预料的那么简单。以前在学校,她教的都是大学生,学习自觉性和接受能力都较强,现在她面对的是没任何英语基础的小学生。不过,这点困难并没有把马老师难住,她从最基础的音标、字母开始,教孩子们怎么背单词、怎么阅读课文。每次上课前,让孩子们提前预习,然后上课的时候再提问。让马巧新感到欣喜的是,一段时间下来,平时调皮捣蛋的孩子,上起她的英语课,都非常认真。自卑的他们慢慢有了学习的兴趣,而且也找回了自信,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写。这让她觉得很欣慰,同时再也放不下这群孩子。
看到孩子们进步是最大愿望
“这些孩子都是从外地农村来的,英语基础非常差,如果长期下去,学习就被耽误了。”马巧新坦言,自己能坚持这么多年最主要的原因正是出于这样的担忧。期间,马巧新也遇到过一些比较难教的学生,绞尽脑汁想各种教学方法让他们对英语感兴趣。经过马老师和孩子们共同的努力,原先英语成绩只有40多分的孩子,现在都提高到80、90分左右,而能看到孩子们进步,就是她最大愿望。
家长们对马巧新的感谢不言而喻,纷纷给她送来了礼品。“要是图回报我就干脆开班收费了,”每次,马巧新都婉言谢绝家长们的好意。不仅如此,她每年还给其中一个困难家庭的孩子送钱。来自河南的钟海云的父母一个做门卫,一个做保洁员,收入都不高,家庭生活比较拮据。每年春节,马巧新会给孩子包压岁钱,平时还给小海云买书和本子。“马奶奶就像自己的亲奶奶一样,很关心我们。”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当知道自己被评为“和谐社区好邻居”奖时,马巧新这样说道:“虽然没有华丽的舞台、炫丽的灯光,但这是我这辈子得到的含金量最高的一个奖。”
《扬子晚报》2011-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