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日,星期三,下午两点半,在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文科综合楼5339教室,张隆溪教授做了他本次来我校的第三次学术讲座。张教授在此次讲座上主要介绍了自然观念下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与比较,介绍了自然形态与艺术表现之间的关系。前来听讲座的同学络绎不绝,同学们热情高涨,整个教室座无虚席,连后排的走道上也坐满了听众。同学们带齐纸笔,准备记录下报告的精彩内容。
张隆溪教授首先从文字的形成与起源讲起,介绍了古代的仓颉造字以及伏羲造八卦的古老传说。他指出,《文心雕龙》已经提出人是天地之心。他认为人是与自然相对的概念;信是不能学的,伪是可以学的(伪是一种动作),通过伪脱离自然状态,是一种人为的创造。人意识到自然就意味着人脱离了自然。古代人由于对自然尚未有充分的理解,因此对自然充满了畏惧。
张教授认为自然与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风景画的出现晚于人物画。16世纪的法国最先出现风景画,18世纪英国的风景画最发达。中国唐代的山水画中,风景占大部分,注重表现人的意念与想象,把人的意念融于山川;而在西方的风景画中,人在画的布局上占大部分,说明西方是以自我为中心。张教授指出,现在有很多人错误地把王国维的思想理解为中国画是无我之境,西方画是有我之境,而事实上王国维并没有把无我与有我绝对分开。其实有我与无我是理想与现实的化身,而文学创作是主观的。中国画属于贬低型,重神。四季与人的内心是可以感应的。中国人把山水与人智结合在一起,在《论语》中就有“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智者动,仁者静”的著名论述。而在自然观的态度上,道家和儒家有着不同的看法。
紧接着,张教授指出,自然与人性既是一种补充与融合,同时又是一种对立。天地与自然是对立的,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就深刻的阐明了这个观点。同时又重视在山水自然中融入人内心的感触,“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亦如是”就表现了这一点。中国文化传统中对自然也非常地重视,可以说是一种人化的自然。张教授还从美的形式阐述了文学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文学艺术就以美的形式表现了自然形态的美,这种形式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外国的文学作品中也表现得都非常明显。
最后是提问环节,同学们见仁见智,就张教授的此次报告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和看法。问题主要围绕中西方文化作品的差异,发展变化等几个方面展开。张教授都给予了详细的解释和准确的作答,让同学们对此次报告有充分的理解。